[实用新型]一种轿车线束架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3374.1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79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顾光;王大丽;熊英男;赖莉萍;李俊飞;孙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泰;朱成蓉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轿车 架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轿车线束架构。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竞争激烈,新车型推陈出新的速度很快,价格竞争也很激烈,其中汽车电器设备配置也差别比较大,因此,各个汽车生产厂家为了降低开发成本,想尽了各种方法,比如采用沿件减少新模具的费用,通过不断变化各种配置来降低成本,其中电器件配置变化比较明显;再者就是通过不断优化各个零部件,降低成本。整车线束也不例外,线束设计需要兼顾各个车型的平台化和差异化,需要不断变化来适应配置的变化,而且还要考虑装配的合理性,需要在能够装配可行的前提下尽量缩短装配周期,提高生产节拍等。所以线束开发的难度很大,需要综合考虑装配,价格、整车电路系统功能实现、后期更改优化等方面的因素,而如何实现以上难题则是一项很复杂的课题。
在常规的线束划分中,通常会将仪表板线束、安全气囊线束、顶棚线束以及地板线束分开,这样做的好处是线束较短,生产容易,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在前期整车电子电器系统设计的时候,各个模块ECU在设计时PIN脚出线定义一旦确定不容易更改,因为在前期设计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设计变更,使得各个电子模块的PIN脚定义不断变化,给系统设计带来难度,也有可能使设计延期。另一方面,各个线束之间需要采用大量插接器来对接,对于线束设计,会使设计出错的几率加大,而且由于有了更多的对接,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增加,电器性能会下降。布置方面:需要增加对接的插接器之间的固定,有可能要增加设计专门的支架来固定,而且还会占用室内本来就很紧张的空间。成本方面,由于增加的线束附件比较多,成本自然会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通过合理的线束划分、合理的线束路径布置,合理布置电器盒的位置,来减少整车线束回路总数量,减少因为不合理的设计造成的导线长度的浪费,同时又能解决整车的各个大系统的模块化装配问题。例如仪表板的模块化装配,门的模块化装配,发动机模块的模块化装配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的仪表板线束、室内地板线束、安全气囊线束、顶棚线束合并成一根室内主线束,减少主要线束之间的对接插件,并在前舱防火墙的适当位置开一个适当大小的孔,使得通往前舱部位的线束能够穿过,保证装配。
前舱线束和发动机线束设计成独立线束,分别与前舱电器盒对接。
门线束和室内线束在A柱位置处对接,选择带有自锁装置的插接器连同橡胶护套一起直接卡在A柱钣金上,能实现有效防水和门的模块化装配,而且对接后不占门和A柱之间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架构有以下优点:
A、能够满足仪表板模块化装配,由于仪表板模块化装配工艺是比较先进的工艺,它可以缩短整车装配的生产节拍,而且还可以在模块化装配之前进行电器系统的检测,防止装车后发现不合格而产生的巨大维修费用。
B、能够满足门的模块化装配;同样可以缩短整车装配的生产节拍。
C、能够减少线束与线束之间的对接,降低成本,提高电气性能;
D、方便某些模块或电器盒的设计,使之在设计时受线束设计变更的影响减小,同时也有利于线束的不断优化。
总之,该实用新型的线束架构能够避免传统线束架构划分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从整个电子电器系统的高度进行优化,对于整车设计有着积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线束架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前舱线束;2、发动机线束;3、室内主线束;4、左前门线束;5、左后门线束;6、后保险杠线束;7、右前门线束;8、右后门线束;A、仪表板线束;B、室内地板线束;C、安全气囊线束;D、顶棚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将仪表板线束A、安全气囊线束C、顶棚线束D以及室内地板线束B四个部分合成了一根线束即室内主线束3,室内主线束3与前舱电器盒对接;将前舱线束1设计成一根相对独立的线束,只和前舱主配点中心也就是前舱电器盒对接,省去了和其它线束对接的插件,通过前舱电器盒内部来实现回路的对接;发动机线束2设计成一根独立的线束,只和前舱主配点中心也就是前舱电器盒对接,提高了发动机线束的相对独立性,也保证了发动机在装不同的车型的时候的独立,减少设计成本;四根门线束4、5、7、8通过选择合适的插接器来和室内主线束3对接,可以满足四个门的模块化装配。
本实用新型线束架构能够满足整车的仪表板的模块化装配,将室内主线束3事先在仪表板的分装线上分装好,然后随仪表板模块一起装入整车中,在装配的过程中,通往前舱的分支通过前舱防火墙,和前舱的配电中心相接。顶棚线束分支沿着A柱子往上进行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33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