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耦合器功率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75914.1 | 申请日: | 200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95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熊大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795 | 分类号: | H03K17/795;H03K17/7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器 功率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功率控制电路,特别涉及一种光耦合器功率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光耦合器(photo coupler)其输入端是一个发光二极管,接收端是一个光接收晶体管,当输入端供电至光二极管导通发光照射到接收端的光晶体管,其光晶体管即会相对导通,故可在电性完全隔离下作信号转送,应用在低压电路与高压电路的信号传递,或通过电性的隔离,以阻止电路中所产生的噪声传送到另一电路,所以可以用于噪声大的场所,避免噪声产生误动作。
一般电路中对于光耦合器(Optocoupler)的发射功率控制,不外是电压或阻抗控制。所谓电压控制就是改变图1中输入端VCC1的电压值,因负载ZI阻抗值是固定的,如此电流Iin就可以随着VCC1的电压值作线性调整。反之,如果令输入端电压VCC1保持固定值,则改变图1中的负载ZI阻抗值,相同也可控制电流Iin的大小。
而对于接收端电压VO的动态范围,调整负载ZL就可以改变VO的动态范围,以便提升后级电路的辨识度。
目前,现有较先进的光耦合器控制电路,虽然可使用数字电位器(Potentiometer)来精确地调整输入输出负载ZI和ZL的值,但其组成电路必须相对付出较高的成本,为其主要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光耦合器功率控制电路,其结构设计精简实用,可使用复数个精选的阻抗,配合相对的集成电路IC控制脚位,让组成的电路不用花费高价就同样可享有数字调整阻抗范围,而达到兼顾成本并具有精准调整的效果。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一种光耦合器功率控制电路,其主要包括:一复数个阻抗,其一端与光耦合器的接脚并联相接;另一端接于集成电路IC的相对控制接脚;其中所述复数个阻抗的阻抗值大小分级而设,通过集成电路IC相对控制接脚的高阻抗或低输出变化,而让总和的阻抗值在一定范围中产生逐级增减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组成电路精简实用,不用花费高价就同样可享有数字调整阻抗范围,达到兼顾成本并具有精准调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结构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于光耦合器输入端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设于光耦合器接收端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同时设于光耦合器两边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1-阻抗;2-光耦合器;21-接脚;22-接脚;3-IC;31-接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一种光耦合器功率控制电路,其主要包括:
一复数个阻抗1,其一端与光耦合器2的接脚21并联相接;另一端接于集成电路IC3的相对控制接脚31;
其中所述复数个阻抗1的阻抗值大小分级而设,通过集成电路IC3相对控制接脚31的高阻抗或低输出变化,而让复数个阻抗1总和的阻抗值在一定范围中产生逐级增减改变;
请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其电路中若具有n个阻抗1,可以将其区分成2n级,其n个阻抗1的阻抗值关系式可为:
Zn=Z1x F(n-1),F为大于0的实数;
而IC3则可采用数字集成电路,使其相对控制接脚31产生0与1输出变化,而具有2n级精密的调整范围。
由此,如图2、3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架构模式,可使组成电路精简实用,即使电路中没有使用较高价的数字电位器(Potentiometer),也可以通过数字集成电路IC3,以其相对控制接脚31产生0与高阻抗的输出变化,配合对应的n个阻抗1而产生2n级调整范围,在兼顾成本前提下,达到相当近似于数字电位器精准调整的效果。
实施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依实际不同应用需求而设,譬如;如图2所述复数个阻抗1可单独并联接在光耦合器2的输入端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脚21底下,或如图4所示,所述复数个阻抗1也可单独并联接在光耦合器2接收端光晶体管的射极接脚22底下,或是如图5所示,同时在光耦合器2的输入端接脚21及接收端接脚22底下,均设有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控制电路,使两边均可逐级增减精密调整阻抗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59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