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间隔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70829.6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64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韩玉明;叶锦瑞;何远杰;徐海登;李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明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4浙江省瑞安市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间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系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用的间隔器。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间隔器是安装在发动机气缸盖与塑料进气管之间的,使气缸盖进气道与塑料进气管贯通。现有的技术中,发动机间隔器的铸件上没有设计机械粗加工基准凸台,造成机械加工间隔器的螺栓安装孔后,无法准确控制该安装孔与进气道之间的位置,使间隔器进气道的位置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造成间隔器进气道与气缸盖进气道、塑料进气管的连接位置发生微小偏移,导致发动机的整体进气管道距离偏移、进气受阻、各缸进气不均匀而使发动机运行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使间隔器进气道与气缸盖进气道、塑料进气管的连接位置对应一致而不会产生偏移的发动机间隔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发动机间隔器,包括间隔器本体、气缸盖安装结合面、塑料进气管安装结合面、左进气道、右进气道,在所述的左进气道、右进气道的侧边上均设有粗加工限位基准凸台。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后,可以保证每次机械加工间隔器的螺栓安装孔后,再对准粗加工限位基准凸台使该安装孔与加工后的左、右进气道的中心之间的位置一致,以保证制造的高效发动机间隔器的左、右进气道装配重合度全部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使间隔器进气道与气缸盖进气道、塑料进气管的连接位置对应一致而不会产生偏移,使发动机的整体进气管道进气顺畅、进气效率高,汽车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当发动机运行时,能加快燃烧速度、能让油品燃烧更加充分,可提高压缩比达到更大功率,并最大限度保护燃油系统的耐用性,大大减轻了后期维护的负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间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发动机间隔器,包括间隔器本体9、气缸盖安装结合面1、塑料进气管安装结合面2、左进气道4、右进气道5,在所述的左进气道4、右进气道5的侧边上均设有粗加工限位基准凸台8。所述的间隔器本体9上还设有定位锥凸台3、螺栓安装孔6,且该定位锥凸台3与气缸盖安装结合面1为同一平面连接,以有利于机械加工的准确性;左进气道4和右进气道5为反向镜像对称,该两进气道由中间加强筋7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间隔器的中间加强筋7的厚度由原2mm优化为3.5mm,气缸盖安装结合面1与塑料进气管安装结合面2之间的高度由原34.5mm优化为28.5mm,以缩短进气行程,提高进气效率,使燃烧速度加快,允许采用较高的压缩比。现在发动机间隔器上设计机械粗加工限位基准凸台8,这样可以保证每次机械加工螺栓安装孔6后的尺寸与左进气道4和右进气道5中心一致,以保证制造的高效发动机间隔器左、右进气道装配重合度全部符合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明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瑞明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08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