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双VVT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8558.0 | 申请日: | 2008-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28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欢 |
主分类号: | F01L1/348 | 分类号: | F01L1/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vvt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特别是对内燃发动机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VVT,Variable Valve Timing)是近些年来被逐渐应用于现代轿车上的新技术中的一种,发动机采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以提高进气充量,使充量系数增加,发动机的扭矩和功率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VVT系统由传感器、ECU和凸轮轴液压控制阀、控制器等部分组成。ECU储存了最佳气门正时参数值,曲轴位置传感器、进气歧管空气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等反馈信息汇集到ECU并与预定参数值进行对比计算,计算出修正参数并发出指令到控制凸轮轴正时液压控制阀,控制阀根据ECU指令控制机油槽阀的位置,也就是改变液压流量,把提前、滞后、保持不变等信号指令选择输送至VVT控制器的不同油道上。
VVT系统视控制器的安装部位不同而分成两种,一种是安装在排气凸轮轴上的,称为叶片式VVT。另一种是安装在进气凸轮轴上的,称为螺旋槽式VVT。两者构造有些不一样,但作用是相同的。
叶片式VVT控制器由驱动进气凸轮轴的管壳和与排气凸轮轴相耦合的叶轮组成,来自提前或滞后侧油道的油压传递到排气凸轮轴上,导致VVT控制器管壳旋转以带动进气凸轮轴,连续改变进气正时。当油压施加在提前侧油腔转动壳体时,沿提前方向转动进气凸轮轴;当油压施加在滞后侧油腔转动壳体时,沿滞后方向转动进气凸轮轴;当发动机停止时,凸轮轴液压控制阀则处于最大的滞后状态。
螺旋槽式VVT控制器包括正时皮带驱动的齿轮、与进气凸轮轴刚性连接的内齿轮,以及一个位于内齿轮与外齿轮之间的可移动活塞,活塞表面有螺旋形花键,活塞沿轴向移动,会改变内、外齿轮的相位,从而产生气门配气相位的连续改变。当机油压力施加在活塞的左侧,迫使活塞右移,由于活塞上的螺旋形花键的作用,进气凸轮轴会相对于凸轮轴正时皮带轮提前某个角度。当机油压力施加在活塞的石侧,迫使活塞左移,就会使进气凸轮轴延迟某个角度。当得到理想的配气正时,凸轮轴正时液压控制阀就会关闭油道使活塞两侧压力平衡,活塞停止移动。
为了更好地控制进气和排气,将上述两个装置组合,形成了双VVT,可以对进气门和排气门分别进行控制。
现有的VVT装置结构复杂,部件多易损坏、维修麻烦,而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的双VVT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通过时规皮带调节的发动机双VVT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进气凸轮轴上的进气凸轮轴带轮、固定安装在排气凸轮轴上的排气凸轮轴带轮、连接在发动机曲轴上的主动带轮,以及连接上述三个带轮的时规皮带,还有传感器和电脑控制板,其特征是:在进气凸轮轴带轮和排气凸轮轴带轮之间设有可上下移动的上调节轮,上调节轮压在这两个带轮之间的时规皮带上;在进气凸轮轴带轮和主动带轮之间设有可左右移动的左调节轮,左调节轮压在这两个带轮之间的时规皮带上;在排气凸轮轴带轮和主动带轮之间设有可左右移动的右调节轮,右调节轮压在这两个带轮之间的时规皮带上;上述三个调节轮为自由转动的滑轮,它们的轴分别安装在三个独立的电动拖板的滑块上,电动拖板的电机分别和电脑控制板电连接,电脑控制板控制电机的工作。
所述的三个调节轮均分别压触在时规皮带的外侧上。
或者上述的三个调节轮的轴分别安装在三个独立的滑块上,滑块和油缸的柱塞连接,油缸的柱塞控制滑块的移动,油缸的进出油管上均装有电磁阀,电磁阀和电脑控制板电连接,电脑控制板控制各电磁阀的开、关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左调节轮左移、同时上调节轮下移,就会通过时规皮带带动进气凸轮轴带轮转动一个角度;同样,上调节轮、右调节轮结合移动,会带动排气凸轮轴带轮转动一个角度;左调节轮、右调节轮结合移动,会带动进气凸轮轴带轮、排气凸轮轴带轮同时转动一个角度。这样,通过三个调节轮中的两两移动,或者三个一起结合移动,就可以任意调节进气凸轮轴带轮、排气凸轮轴带轮的相位角,实现进气、排气的提前或滞后调节,以得到理想的配气正时。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正常进气、正常排气正时时,各调节轮的工作位置示意图。
图3是提前进气、正常排气正时时,各调节轮的工作位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欢,未经陈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85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柄下置式水龙头
- 下一篇:新型自动擦洗双扇拉动窗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