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9017.1 | 申请日: | 2008-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66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向贤虎;薛群;黎剑锋;曾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3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卢 宏 |
地址: | 412001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车车辆 油压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部件结构,具体说涉及一种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密封结构的改进,主要用于机车车辆的一系或二系减振系统的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中。
背景技术
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安装在车身与转向架之间、或转向架与轮对之间,与枕簧、橡胶垫一起,构成减振系统,起到缓和机车振动的作用。是保证机车和车辆运行安全和乘座舒适的重要部件。根据公司油压减振器的维修统计,油压减振器在使用过程中失效的最主要原因是密封件磨损后,出现漏油而不能正常工作。随着我国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油压减振器密封件失效而漏油的问题更加突出。油压减振器的密封部位一般为两处,活塞杆密封和储油缸密封。储油缸密封为静密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油。活塞杆密封为往复运动密封,使用过程中密封件出现不断磨损,当超过一定磨损量,而该密封系统又不能对磨损进行补偿时,便会出现漏油。油压减振器活塞杆的密封结构国内已有多种,与本实用新型专利最相似的技术方案有两种:
第一种技术方案(萨克斯密封结构)如图1所示:1为导承、2为储油缸密封圈、3为压板、4为压盖、5为活塞杆、6为活塞杆密封圈、7为储油缸,8为油缸。导承1与活塞杆5形成0.05-0.08的间隙配合起导向作用,通过此间隙泄漏的油缸内高压油,再通过导承上的斜孔9排到储油缸。使活塞杆密封圈前端处压力,保持与储油缸压力相近的状态。压盖4需同时对储油缸密封圈2和活塞杆密封圈6进行压紧密封.。
第二种技术方案(柯尼密封结构)如图2所示:10为波形防尘套、11为防尘圈、12为油封压盖、13起高压密封作用的密封圈、14为导向带、15为垫片、16为压盖、17为储油缸、18为油缸、19为导承、20为活塞杆、21为骨架油封,起低压密封作用。
通过对上述两种密封结构的油压减振器长期维修得知,第一种技术方案的油压减振器,由于活塞杆与导承之间长期往复运动使配合间隙增大,由于没有高压密封圈,油缸中的高压油泄漏增大,既降低了拉伸阻尼力,又增大了活塞杆密封圈的密封压力,使活塞杆密封圈过早地出现漏油,拉伸阻尼性能又下降。这种密封结构的油压减振器,由于只有骨架油封的副密封唇口防尘,少数减振器也由于外部杂质进入而损坏密封唇口,过早出现漏油。这种结构的油压减振器在生产装配时,由于压盖4要同时保证对活塞杆密封圈6和储油缸密封件2压紧密封,所以加工和密封难度也较大。
第二种技术方案的油压减振器,克服了上述第一种技术方案的一些缺点,同时增加了起高压密封作用的密封圈13、导向带14、防尘圈11和波形防尘套10。该密封结构的使用寿命比第一种技术方案有所提高。但油压减振器的失效,绝大部分还是由于低压密封件漏油造成。
这种低压密封件是骨架油封结构,主密封唇口外侧有张紧弹簧,现有技术方案的弹簧直径都较小,弹簧张紧力较小,主密封唇口磨损后,弹簧张紧补偿的量有限。另一边为防尘密封,没有弹簧张紧,只起防尘作用。因此这种骨架油封直接影响油压减振器的使用寿命。很有必要对这种骨架油封的结构加以改进,提高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整个油压减振器的无故障工作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现有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的不足,提出一种能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长的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密封结构,使油压减振器的无故障运行时间明显提高的新型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车车辆用油压减振器密封装置,包括导承、导向带、高压密封圈、低压密封圈、防尘圈、活塞杆、油封压盖、压盖、垫板、储油缸密封圈、储油缸和油缸;在活塞杆与油缸密封处设有高压密封件,油缸内与活塞杆密封采用高压密封结构,并在导承内设置斜孔与储油缸相通;在活塞杆与储油缸密封处设有可起双重密封的低压密封件,并且在低压密封件外面还设有防尘圈。
该密封结构的主要的特点有:
第一,在活塞杆与油缸密封处设有高压密封件。油压减振器在工作时可在瞬时产生8-12MPa的高压,使用高压密封件密封。高压密封件为格来圈结构。格来圈内环材料是聚四氟乙稀,具有自润滑耐磨的特点,而且在高的油压下,可以得到油压对外环O形圈的压力补偿,保持有效的高压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90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电路板和在印刷电路板上安装元器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泵深抽柱塞抽油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