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毫米波单脉冲折叠和差合成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40403.6 | 申请日: | 2008-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78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灿;崔玉波;陈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雷电微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P5/12 | 分类号: | H01P5/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 田 |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毫米波 脉冲 折叠 合成器 | ||
1.毫米波单脉冲折叠和差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和差合成网络包括和差网络十二口板(1)、和差网络中间板(2)、和差网络三口板(3),所述和差网络十二口板(1)、和差网络中间板(2)、和差网络三口板(3)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和差网络十二口板(1)、和差网络中间板(2)、和差网络三口板(3)按顺序重叠,并通过螺钉紧密压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单脉冲折叠和差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和差网络十二口板(1)上设有十二个用于波导传输的条形通孔(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毫米波单脉冲折叠和差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个条形通孔(4)在和差网络十二口板(1)上成“十”字形排列,其中,在和差网络十二口板(1)的四条边边缘各设置两个条形通孔(4),在和差网络十二口板(1)中间设置四个条形通孔(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单脉冲折叠和差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和差网络中间板(2)的正面上设有四个一分四功分网络、两个第一“L”形凹槽(8)和一个第一连接槽(7),所述一分四功分网络又由一个第二“L”形凹槽(13)、一个“[”形凹槽(9)、一个第二连接槽(12)和一个条形凹槽(10)组成,其中,第二“L”形凹槽(13)和“[”形凹槽(9)通过第二连接槽(12)连通,条形凹槽(10)设置于第二“L”形凹槽(13)和“[”形凹槽(9)之间,且条形凹槽(10)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槽(12)垂直连接;四个一分四功分网络成正方形分布,且四个一分四功分网络分为两组,两个一分四功分网络为一组,其中,同组中两个一分四功分网络的条形凹槽(10)相互连接,第一连接槽(7)的两端分别连接每组一分四功分网络中两条形凹槽(10)的连接点,且在第一连接槽(7)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条形通孔(4),两个第一“L”形凹槽(8)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槽(7)的两侧,两个第一“L”形凹槽(8)的长端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L”形凹槽的短端分别设置于其长端所在直线的两侧,且两个“L”形凹槽长端所在直线与第一连接槽(7)垂直,其中一个第一“L”形凹槽(8)与第一连接槽(7)的中点连接于一体;在与第一连接槽(7)相连的第一“L”形凹槽的短端上还设有一个条形通孔(4),在未与第一连接槽(7)相连的第一“L”形凹槽的长端和短端的端头也各设有一条形通孔(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单脉冲折叠和差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和差网络三口板(1)的内表面上也设有一个第一连接槽(7)和两个第一“L”形凹槽(8),两个第一“L”形凹槽(8)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槽(7)两侧,且两个第一“L”形凹槽(8)的长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而两个“L”形凹槽(8)的两个短端分别位于其两个长端所在直线的两侧,其中一个第一“L”形凹槽(8)与第一连接槽(7)的中点垂直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单脉冲折叠和差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和差网络三口板(3)的外表面上设有三个矩形凸块(5),且在每个矩形凸块(5)的中央分别设有一个条形通孔(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毫米波单脉冲折叠和差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和差网络三口板(3)外表面上两个相距较远的条形通孔(4)分别与和差网络三口板(3)内表面上两个第一“L”形凹槽(8)的两个短端端头连通,而和差网络三口板(3)外表面上另一条形通孔(4)则与和差网络中间板(2)正面上与第一连接槽(7)相连的第一“L”形凹槽(8)上的条形通孔(4)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单脉冲折叠和差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和差网络三口板(3)的外表面周边沿还设有一个凸出的边圈(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单脉冲折叠和差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和差网络十二口板(1)、和差网络中间板(2)、和差网络三口板(3)均进行了表面镀银处理,镀银层厚度不小于0.0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雷电微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雷电微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04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铺管船用管线张紧装置
- 下一篇:北斗一号指挥型用户机指挥功能的测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