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排量子金刚锁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7672.7 | 申请日: | 200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9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何青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青云 |
主分类号: | E05B31/00 | 分类号: | E05B31/00;E05B3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9312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排 量子 金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技术开启的防盗锁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排量子金刚锁芯。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锁头主要包括外套、内芯、钥匙、弹珠组和弹簧,外套套住内芯,弹珠组设置在外套与内芯之间,插入钥匙后,钥匙上的齿使每组弹珠组中的顶珠外端面与内芯外柱面持平,使内芯可以相对于外套转动而开锁,抽出钥匙后,平珠将顶珠顶入内芯且平珠的前部卡在外套与内芯之间,内芯不能相对与外套转动,从而不能开锁。这种锁芯的缺点是防盗性能低,只通过容易被不法分子用挑珠的方式将锁打开。虽然现有技术中锁具的防撬、仿钻、防冲击的防护设施已经很完善了,但是防盗防技术开启的性能还是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单排量子金刚锁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排量子金刚锁芯,包括锁壳,锁壳两侧设置的空腔内分别套接设置带钥匙插孔的锁芯,钥匙插孔上方的锁壳左右分别设置一组通孔,通孔从内至外依次设置弹子、防拨弹子、簧丝,通孔的顶部配合设置弹盖,钥匙插孔下方依次设置叶片弹子、钢片,左右钥匙插孔内端配合设置连动杆,锁壳的两空腔之间配合设置拨轮;
锁壳左右最内侧的一组弹子、防拨弹子之间卡接设置钢珠;
所述的锁壳两空腔之间配合设置的拨轮通过左右配合设置的卡片与锁芯卡接转动配合;
锁壳内壁下方设置凹槽,钢片通过凹槽与锁壳卡接配合;
钢片两端与锁芯之间配合设置钢片弹簧,叶片弹子一端与锁壳之间配合设置叶片弹子弹簧;
左边钥匙插孔内端设置垫块与连动杆配合连接;
叶片弹子的底部设置凹槽,每个叶片弹子上的凹槽到叶片弹子中心的距离级差为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原有弹子的基础上增加异形叶片弹子和钢片,增强防盗性,杜绝技术开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开锁时,必须同时将普通弹子和叶片弹子同时推到开锁位置时才能将锁打开,如果不法分子用钢针等工具挑珠,技术开启了上面设置的普通弹子也无法将锁打开,因为此时钢片还卡在锁体与锁芯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较强,可以有效的防止技术人员将锁打开,从而达到杜绝技术开锁的目的,提高了锁的防盗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与本实用新型锁芯配合的钥匙主视图。
图4.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与本实用新型锁芯配合的钥匙侧视图。
图6.与本实用新型锁芯配合的钥匙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单排量子金刚锁芯,包括锁壳,锁壳两侧设置的空腔内分别套接设置带钥匙3插孔的锁芯2,锁芯2设置在锁体1内,钥匙3插孔上方的锁壳左右分别设置一组通孔,通孔从内至外依次设置弹子8、防拨弹子9、簧丝10,通孔的顶部配合设置弹盖11,钥匙3插孔下方依次设置叶片弹子5、钢片6,左右钥匙3插孔内端配合设置连动杆14,锁壳的两空腔之间配合设置拨轮15。锁壳左右最内侧的一组弹子8、防拨弹子9之间卡接设置钢珠12。所述的锁壳两空腔之间配合设置的拨轮15通过左右配合设置的卡片16与锁芯2卡接转动配合。锁壳内壁下方设置凹槽,钢片6通过凹槽与锁壳卡接配合。钢片6两端与锁芯2之间配合设置钢片弹簧7,叶片弹子5一端与锁壳之间配合设置叶片弹子弹簧4。左边钥匙3插孔内端设置垫块13与连动杆14配合连接。叶片弹子5的底部设置凹槽,每个叶片弹子5上的凹槽到叶片弹子5中心的距离级差为0.5mm。单排量子金刚锁芯,包括锁壳1,锁壳1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空腔,锁壳1两侧设单排量子金刚锁芯,包括锁壳,锁壳两侧设置的空腔内分别套接设置带钥匙插孔的锁芯,钥匙插孔上方的锁壳左右分别设置一组通孔,通孔从内至外依次设置弹子、防拨弹子、簧丝,通孔的顶部配合设置弹盖,钥匙插孔下方依次设置叶片弹子、钢片,左右钥匙插孔内端设置连动杆,锁壳的两空腔之间配合设置拨轮。采用本技术方案,在开锁时,必须同时将普通弹子和叶片弹子同时推到开锁位置时才能将锁打开,如果不法份子用钢针等工具挑珠,技术开启了上面设置的普通弹子也无法将锁打开,因为此时钢片还卡在锁体与锁芯之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防止技术人员将锁打开,从而达到杜绝技术开锁的目的,提高了锁的防盗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青云,未经何青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76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型双向锁舌电子门锁锁体
- 下一篇:瓷砖铺设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