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3766.7 | 申请日: | 2008-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145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杉浦史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16D25/063 | 分类号: | F16D25/063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玉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形成车辆用自动变速机的传送路径的摩擦结合元件用的液压伺服系统等的弹簧单元。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如专利文献1所示,用于车辆用自动变速机等的多板式离合器用液压伺服系统在其底部形成有气缸部的离合器鼓内,具有沿轴向滑动自如的活塞部件、被开口环限制了轴向移动的支撑板、和压缩设置在该活塞部件与该支撑板之间的圈状的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由多个圈弹簧构成,并组装成装备有固定着多个这些复位弹簧的一端的环状底座、和与位于多个这些复位弹簧的另一端的底座相向配置、具有从弹簧座套的平板部突出形成与多个上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的内径部结合的多个凸部的弹簧座套的弹簧单元。
为了使构成该弹簧单元的弹簧和弹簧座套比较容易地实现一体化,在弹簧座套的多个凸部中的至少一个凸部的前端部分上,具有幅度大于弹簧内径、且能够嵌入该复位弹簧的内径部的宽幅部。
该弹簧单元的弹簧座套的多个凸部中,至少一个凸部具有前端宽幅部,在组装弹簧单元时,让弹簧跨越过该前端宽幅部进行结合。这样,弹簧座套要脱离弹簧,就需要穿过凸部的前端宽幅部,此时会产生很大的脱离阻力。因此,即使在例如从外部对弹簧单元施加冲击等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弹簧与弹簧座套发生脱离,或防止组装位置发生错位。
上述的专利文献1为日本专利特开第2007-127164号公报。
但是,上述现有的用于形成车辆用自动变速机的传送路径的摩擦结合元件用的液压伺服系统等的弹簧元件中,该弹簧座套的多个凸部中的至少一个凸部前端部分,只有一个幅度大于复位弹簧的内径、与该复位弹簧的内径部结合以阻止内径部脱出的宽幅部。
一般来说,复位弹簧具有位于底座上的底卷部、从该底卷部上升的上升部、和与其相连的圈簧部。图7和图8表示现有的弹簧单元中的复位弹簧与弹簧座套的两种组装状态。图7中的(a)表示复位弹簧的底卷部和上升部安装在弹簧座套的凸部的宽幅部的两侧端时的状态。图7中的(b)是表示其关键部分的放大图。图8中的(a)表示复位弹簧的底卷部分别安装在弹簧座套的凸部的宽幅部的两侧端时的状态。图8中的(b)是表示其关键部分的放大图。
如图8所示,当复位弹簧的底卷部接触在弹簧座套的凸部的宽幅部的两侧端时,不会产生什么问题。弹簧的底卷部受到弹簧座套的凸部的宽幅部的两端阻止,从而确保弹簧的固定效果,弹簧不会从弹簧座套的凸部脱离出去。但是,如图7所示,当复位弹簧的底卷部和上升部接触在弹簧座套的凸部的宽幅部的两侧端时,就会出现问题。即,在图7中的(b)的状态下,如果复位弹簧要从凸部脱出,复位弹簧的上升部首先与凸部的宽幅部接触,从而受到阻止。此时复位弹簧的底卷部还没有与宽幅部发生接触。在结合状态下,复位弹簧要从凸部脱出时,复位弹簧会在复位弹簧的底卷部与宽幅部之间的间隔范围内进行振动移动。这样就会减少凸部的宽幅部的固定效果,复位弹簧容易从凸部处脱离出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让复位弹簧难以从弹簧座套的凸部脱离出去的弹簧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艰苦的研究,在多次试行错误的基础上,提出在弹簧座套的多个凸部中的至少一个凸部上,设置至少两个对该复位弹簧的内径部进行制动的制动突起部,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即,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单元作为应用于由气缸部、在轴向相对于上述气缸部自由移动、并在与上述气缸之间形成工作油室的活塞部件、和相对于上述气缸部被在上述轴向进行定位的支撑板组成的、基于供给到上述工作油室的液压对摩擦板进行脱离结合的摩擦结合元件用液压伺服系统、并设置在上述活塞部件与上述支撑板之间的弹簧元件,装备有由圈弹簧构成的多个复位弹簧、固定着多个上述复位弹簧的一端的环状底座、和与位于多个上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的上述底座相向配置、具有从弹簧座套的平板部突出形成与多个上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的内径部结合的多个凸部的弹簧座套,上述弹簧座套的多个凸部中的至少一个凸部为组装制动凸部,其具有在上述弹簧的内径部所处方向保持间隔的至少两个制动接触部,且该制动接触部具有在高度方向保持间隔并对上述复位弹簧的内径部进行制动的至少两个制动突出部。
弹簧座套的平板部为环状,上述组装制动凸部由将该平板部切割成门字形状然后向上弯曲的方形片所形成,且该方形片分别具有至少两个在高度方向交互形成的小于上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的内径的窄幅部分且大于上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的内径的宽幅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37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