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省油加速器结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1193.4 | 申请日: | 200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04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泽 |
主分类号: | F02M27/06 | 分类号: | F02M27/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速器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省油加速器结构改良,尤指一种装设于汽车内部燃油系统并可简易装设及辨识的省油加速器。
背景技术
为达到石油的使用量,提升燃油的燃烧效率是为目前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而为节省能源的浪费,如何使汽车得以提升其效能,乃业界急欲解决的课题,是以,即有一种省油加速器的产生,该省油加速器主要是由二半壳体及二处理件所组成,其中,该二半壳体是呈相对应设置的圆弧片体,据以对合而成圆管状的壳体,而该二半壳体内是供处理件的容设,该处理件是由纳米晶体制成,以发射远红外线,据此,该二半壳体彼此对合后,再利用多数的螺栓予以螺设组合,显然,如此的构造,由二半壳体的对合,而可将燃油管包覆其内,且经由处理件所发射的远红外线,利用远红外线所具有的震荡效果,影响通过燃油管的燃油,使燃油的分子改变减小,达到燃油燃烧更加完全,据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但,该二处理件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其发射远红外线的能力将逐渐递减,而此时,则需更换该省油加速器,但在于更换省油加速器时,因其是安装于燃油管上,其周遭的零配件相当多,而更换该省油加速器的空间相对拥挤,并欲以手工具拆卸多个的螺栓,不但施工不易,且需花费较多的施工时间,再者,该二处理件是置于二半壳体内,其周缘并无包覆,是以其远红外线的发射,除对燃油管外,亦同时向外射,使其能量耗费较快,进而使得省油加速器的使用效率减少,且其上并无任何足以标示,以供使用者辨识,而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缘此,本案的创作人基于其对汽、机车零组件设计及制造多年的经验,及凭借对市场需求的深入了解,鉴于能源耗费的现象,乃积极加以研究改良,期以提供一种提升燃油的使用效率,并得以简易更换及辨识的省油加速器,乃积极加以研究改良,经由多次的试验及改变,终得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由二半壳体内完全包覆二处理件,使该二处理件得以集中目标发射远红外线,而得以增加该二处理件发射远红线效率的省油加速器结构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乃在由二半壳体一侧由连接片的连结,另侧则由扣具的扣合,而可简易组装于燃油管上的省油加速器结构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乃在于二处理件上的凹槽内套设一标示片,且由二半壳体上的透空槽,而使该标示片上的标示内容得以显露于二半壳体外,以达到辨识效果的省油加速器结构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省油加速器结构改良,其主要是由壳体、处理件及标示片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壳体,由呈相对应设置的半内凹弧状的上半壳体及下半壳体所组成,该上半壳体及下半壳体的一侧是由连结片所连结,而异于该连结片一端则设置有扣件及限位块,并于该上半壳体及下半壳体的半凹弧状的二侧弧底上设置有卡掣块,而该上半壳体及下半壳体的弧顶则设置透空槽;
该处理件,呈相对应设置的半弧状的上处理件及下处理件所组成,并得以分别套置于上半壳体及下半壳体内,该上处理件及下处理件的两侧弧顶则设置有卡掣凹槽,该上处理件及下处理件的弧顶则置有限位凹槽;
该标示片,亦呈相对应设置的半弧状的上标示片及下标示片所组成。
其中,该该上半壳体及下半壳体的一侧由连结片所连结,而异于该连结片一端则设置有限位块及扣件。
其中,该标示片大于处理件的透空槽。
其中,该上半壳体及下半壳体的弧顶设置限位凹槽,以卡合上处理件及下处理件的弧顶两侧设置的卡掣块。
其中,该上标示片及下标示片为金属材质所制成。
其中,该上标示片及下标示片的表面为金属材质所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省油加速器结构改良,其是由二半壳体内完全包覆二处理件,使该二处理件得以集中目标发射远红外线,而得以增加该二处理件发射远红线的效率,其可简易组装于燃油管上,且可使标示片上的标示内容得以显露于二半壳体外,以达到辨识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为达上述的目的,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省油加速器,其主要是由壳体1、处理件2及标示片3所组成,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泽,未经李东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11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光源的卫星降频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