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门闩锁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5789.5 | 申请日: | 200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41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奈杰尔·维克托·斯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12 | 分类号: | E05B65/12;E05B1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艳江;张 文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闩锁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乘用车的车厢后门要配备儿童安全装置用以保证在车辆的后部旅行的儿童不能,例如,从里面打开车门。因此,当一个儿童安全锁定功能启用时,内部的车门释放把手件的操作不松开闩锁并且因此所关联的车门保持关闭。在一些较老的车辆中,这一功能通过一个机械的机构来实现,它通过运动一个按钮或转动一个在车门的关闭面上能够触及杆件来启动。在更现代一些的车辆中,这一功能通过位于轿车前车厢之中并且驾驶人员能够触及而后面的乘客不能触及的一个电气控制按钮来完成。因此,驾驶员,或者有时是前座的乘客,可通过一个按钮来操作后乘客车门上的儿童安全锁,即后闩锁的儿童安全状态可以通过该按钮的操作而在儿童安全启用和儿童安全关闭之间改变。无论儿童安全锁的状态如何,当车门分别处于未锁定或已锁定状态时通过外车门把手的操作可以或不可打开车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车门闩锁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门闩锁系统,它包括一个门锁、一个内侧车门把手、一种儿童安全装置,它具有一个儿童安全启用状态以便该内侧车门把手件的操作不松开该闩锁,以及一个儿童安全关闭状态以便该内侧车门把手的操作打开该闩锁,该儿童安全装置通过一个第一切换装置可以选择性地在该儿童安全状态启用和该儿童安全状态关闭之间进行切换,并且在该儿童安全装置被该第一切换装置切换到该儿童安全启用状态时,该儿童安全装置通过一个第二切换装置可以选择性地在该儿童安全启用状态和该儿童安全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因此,根据本发明,该闩锁系统的方式为:车门的儿童安全状态可以一直保持为启用(通过用该第一切换装置选择性地将闩锁状态切换到儿童安全启用),并且仍然可以被暂时撤销(通过该第二切换装置的操作)以允许车门从车内打开。这克服了目前的儿童安全锁定装置的一个缺点,并且还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操作。例如,用一些传统的儿童安全装置时,驾驶员可能忘记将其切换到启用状态,或者在将其切换到关闭以允许儿童下车之后忘记将其返回至启用状态。在某些车辆上,该儿童安全闩锁控制件被隐藏在该车辆的类似于一个保险丝盒的、驾驶员可以打开但是在正常驾驶期间不会或者不可以打开的一个格舱中。在这一情况下,对于该驾驶员来说让后面的乘客下车就不方便了。驾驶员必须打开该装有该儿童闩锁控制按钮的格舱,或者是下车并从外面打开后车门。通过采用本发明的车门闩锁系统,在该后车门的释放把手件被拉动的同时,该儿童安全功能可以通过按下一个由驾驶员操作的按钮,例如,一个解锁按钮,来暂时撤销。
该第一切换装置本身可以安全地定位于在车内限制接近之处。可替代地,它可以定位于一个更暴露位置,例如设置在驾驶员车门上的操作台中或者设置在前排座位之间。在后面那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改变该第一切换装置的路径是受限制的,通过,例如,设定该第一切换装置只能用一个钥匙,或者一个密码来操作。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通过举例来说明一种车门闩锁系统、它的在一个车辆上的装配、及其操作方法,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闩锁系统的一个示意性图示;和
图2是装有图1所示系统的一个车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这些附图,一辆右侧驾驶的车辆2具有通过驾驶员车门6而出入的一个驾驶员座位4,和通过相关的后侧车门12和14而出入的两个后排乘客座位8、10。一个控制面板16安装在驾驶员的车门6上,不过它能够可替代地设置在该车辆2的一个中央操作台17上。后乘客车门12、14各自分别配备一个后乘客车门闩锁控制板18、20。
该驾驶员闩锁控制面板16包括按钮22、24、手柄26以及按钮28,它们操控给车辆电子控制单元(ECU)38发送信号的对应的电气开关30、32、34、以及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美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57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