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铁路桥梁梁端大位移的伸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8378.3 | 申请日: | 200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47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庄军生;臧晓秋;张士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E01B2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滕一斌 |
地址: | 10008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铁路 桥梁 梁端大 位移 伸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伸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铁路桥梁梁端大位移的伸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技术的发展,桥梁跨度不断增加,大跨度桥梁在温度伸缩、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活载等综合荷载作用之下,梁端的伸缩位移量增加,有时可达±500mm以上。传统的牛腿加过渡梁的伸缩结构已无法满足大跨度桥梁梁端伸缩的要求;另外客运专线铁路的建设不断加大,高速列车对线路的平顺性、安全性的要求提高,梁端伸缩装置范围内线下竖向刚度与桥上线路竖向刚度的平稳过渡及伸缩装置横向限位的可靠性决定了线路的平顺性、安全性,目前国内尚无一种桥梁梁端大位移伸缩装置能满足要求。因此发明一种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横向限位功能的梁端伸缩装置,满足高速列车在伸缩装置处通过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铁路桥梁梁端大位移的伸缩装置,具备良好的竖向刚度和横向限位性能,可实现不同伸缩位移量的需要,特别是梁端大位移的需要,满足高速铁路运行的安全度和舒适度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铁路桥梁梁端大位移的伸缩装置,设置在钢轨的下方,包括设置在桥梁两端部的位移控制箱、设于位移控制箱上方的固定钢枕、分别伸入两端位移控制箱的支承梁、套接在支承梁上的吊架及设置在吊架上的活动钢枕,还包括设于钢轨外侧并平行于钢轨的导轨及设置在固定钢枕与活动钢枕之间的连杆;其中,固定钢枕下部设有枕下垫板,穿过吊架并伸入位移控制箱的支承梁,分别通过设于支承梁上的承压支座和压紧支座固定,承压支座和压紧支座的中部设有橡胶垫、其底槽的支撑面上设有聚乙烯滑板及底槽侧部设有自润滑板材,位移控制箱与固定钢枕之间、支承梁与位移控制箱之间分别设有横向限位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承压支座和压紧支座的橡胶垫尺寸,从而调整支座的弹性刚度,以便与桥上线路的刚度相协调。
所述连杆铰接在各活动钢枕及与活动钢枕相邻的固定钢枕之间。
为了满足不同位移量的要求,所述活动钢枕为多根并通过模数方式调整数量,所述活动钢枕最大中距不超过650mm,活动钢枕间最小净距不小于20mm,固定钢枕的中距为600~650mm。
所述承压支座和压紧支座的聚乙烯滑板为超高分子聚乙烯滑板,所述自润滑板材为SF-1三层复合滑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动钢枕、固定钢枕、支承梁、位移控制箱、吊架和连杆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传力可靠和位移同步控制,通过设置弹性的承压支座、压紧支座和弹性的枕下垫板来调整伸缩装置部位的竖向刚度,以便与桥上线路的刚度相匹配,通过在支承梁两侧和固定钢枕上设置横向限位挡块、在线路两侧设置导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横向位移,因此具备良好的竖向刚度和横向限位性能,可实现不同伸缩位移量的需要,特别是梁端大位移的需要,满足高速铁路运行的安全度和舒适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伸缩装置的平面布置图;
图2是图1的A-A阶梯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2的C-C剖视图;
图5是图2的D-D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承压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紧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钢枕的横向限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导轨及导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固定钢枕、2 活动钢枕、3 位移控制箱、4 支承梁、5 吊架、6 枕下垫板、7 承压支座、7.1 定位螺栓、7.2 预紧螺栓、7.3 橡胶垫、7.4 聚乙烯滑板、7.5 自润滑滑板、8压紧支座、9 导轨、10 限位滑块、11 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铁路桥梁梁端大位移的伸缩装置,设置在钢轨的下方,主要包括承重部件、弹性部件、横向限位挡块和位移同步控制部件。
参见图1-2,所述承重部件由固定钢枕1、活动钢枕2、位移控制箱3、支承梁4、吊架5等部件组成。作用于所述伸缩装置上的列车荷载通过固定钢枕1和位移控制箱3传递到桥梁结构上;通过活动钢枕2吊架5和支承梁4传递到伸缩装置两端的位移控制箱3,再传递到桥梁结构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83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