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动健身车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8000.3 | 申请日: | 200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25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家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岩手国际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2/08 | 分类号: | A63B22/08;A63B24/00;A61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太***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健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健身车,特别涉及一种兼具有助力与阻力双功能且可多段调整使用的健身车。
背景技术
公知运动健身车,泛指健身踩踏车,主要由一阻尼产生装置经由控制设定单元设定一阻尼值,可视使用者所需来调整阻尼值的大小,以当使用者的双脚在踩动踩踏组时,双脚便可感受到阻力的效果,而使使用者必须付出更大的力量才能踩动踩踏组,以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这种运动健身车对于使用者而言,属主动式运动器材结构。
有些使用者虽有心想运动健身,往往因自身无行动能力无法去付诸实行,因此,遂有业者开发出一种可使运动健身车自行驱动来带动踩踏组动作,当使用者将双脚置放于踩踏组上时,只需再通过启动开关按钮,即可通过踩踏组的自行驱动来带动使用者的双脚进行踩踏运动,以达到运动健身或恢复健康的目的,这种运动健身车对于使用者而言,属被动式运动器材结构。
然而,上述两种结构在使用上虽各有优点,但却无法同时提供给使用者一种可在运动过程中达到可主动、被动相互切换的运动模式,因此对于相关业者而言,仍存在有可待改进之处。
而且,已有运动健身车的椅座装置通常会设置有一椅座调整机构,然而,公知常见的椅座调整机构大多只能单一调整椅座的前后设置位置或椅座的高度位置,而并无法同时提供给使用者前后及上下的两方向的调整结构,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并无法有效地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整至符合人体工学的运动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动健身车,用以解决公知健身车无法同时提供助力与阻力双功能,且可多段调整使用的健身车及座椅调整时无法确实根据使用者所需而达到同时提供上下、前后等双方向的调整等问题。
为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动健身车,包含有一车架,该车架上组设有一踩踏装置、一控制装置及一椅座装置,
所述踩踏装置由直流马达、二次传动组及踩踏组所构成,所述直流马达通过一电源供应单元来供应动作,且直流马达与控制装置相连结来达到控制动作;所述该控制装置包含:
一电路控制单元;
一输出模块,与电路控制单元相连结;
一讯号控制切换单元,与输出模块相连结;
一向量补偿模块,与讯号控制切换单元相连结;
一阻力控制回路,与讯号控制切换单元相连结;
一助力控制回路,与讯号控制切换单元相连结;
一煞车模块,与阻力控制回路相连结;
当控制装置输入一讯号至电路控制单元使电源供应单元供应输出电源至直流马达,产生一定额电压,而该讯号经由输出模块传送至讯号控制切换单元,并搭配向量补偿模块加以判读运算,再输出至助力控制回路,使直流马达带动踩踏组动作,以形成一运动助力系统;反之,若经由踩踏组施加作用力以带动直流马达动作,当踩踏组所产生的输入电压大于直流马达原先的定额电压时,经电路控制单元侦测后,将使讯号反相回馈输出至输出模块,再传送至讯号控制切换单元加以判读运算后,以输出至阻力控制回路,并通过煞车模块输出踩踏阻尼值,以形成一运动助力系统;
所述椅座装置设有一移动组、一升降组及一椅座,该移动组由一滑轨装置及一移动马达所构成,所述移动马达结合于车架前端处并设有一与滑轨装置相结合的移动轴,而升降组与移动组相结合且设有一支撑架、一导轨装置及一升降马达,该支撑架固设于滑轨装置上,而导轨装置设于支撑架上,另外升降马达设于滑轨装置上且设有一升降轴,而椅座与升降组相结合,该椅座的背面与升降组的导轨装置相结合,且椅座底部与升降马达的升降轴相结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运动健身车通过该控制回路的设置,使使用者在使用时,该需用被动式运动者能通过直流马达自行驱动,以带动使用者产生一不同段数的助力运动效果,反之,若使用者需要运动阻力效果时,能自由切换成以双脚用力踩踏,以控制电流方式产生阻力,并产生不同段数的阻力运动效果。
2、通过该椅座装置的设置,使不同使用者能根据自身的身高而经由手动或自动调整方式来达到上下及前后双方向的调整,以确实符合较佳人体运动工学的运动姿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运动健身车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运动健身车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运动健身车的控制流程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运动健身车的控制流程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运动健身车的电路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运动健身车的座椅调整动作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岩手国际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岩手国际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80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能食用菌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支持多模终端跨系统驻留和切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