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轮胎再制造的钢丝带束环形胎面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6128.6 | 申请日: | 2008-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77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于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德橡院轮胎有限公司;于喜涛 |
主分类号: | B60C9/28 | 分类号: | B60C9/28;B60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75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轮胎 制造 钢丝 环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再制造的环形胎面,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轮胎再制造的钢丝带束环形胎面。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应用量的日益增多,被替换下来的废旧轮胎也在不断增加,这其中仅胎面花纹磨平而胎体无损伤的能够应用传统的预硫化条形胎面再制造的仅占5%左右,而胎冠带束层钢丝被磨出或受损、胎体却完好仍有利用价值的废旧轮胎则占到了40%以上,该部分废旧轮胎不能应用条形胎面再制造,或被破碎制成胶粉,或被土法焚烧炼油,或被遗弃随处堆放,紧缺的橡胶资源被严重浪费,环境被严重污染破坏;因此,提高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再制造率、进行轮胎资源循环再利用和保护环境势在必行。废旧轮胎除采用条形胎面再制造方法外,目前社会上有利用割下的花纹尚有一定深度的旧胎顶进行再制造的,但割下的旧胎顶存在着严重的不安全隐患,例如在旧胎顶割下之前的旧轮胎在使用过程(高速旋转)中无论是胎侧爆破还是胎圈爆破,都会使胎冠不同程度地受损而出现或轻或重的脱层或钢丝带束层受损等现象,另外在割下旧胎顶时由于检查不到位,依然存在着带束层钢丝可能已被刺断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再制造轮胎的安全性能。因此,旧胎顶不能用于轮胎再制造;而公告号为CN2433076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轮胎翻新的“环形胎面”,其环形胎面的结构是自外向内依次由胎面胶层、骨架层和缓冲层所构成,但其说明书中对骨架层的内容叙述不清楚,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这就使得技术人员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反复的试验,通过创造性劳动才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骨架层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轮胎再制造的钢丝带束环形胎面,该胎面整体呈闭合的环形状,外环表面有可传递车辆牵引力和制动力并与路面有良好接着性能的纵向、横向或混合等形式的胎面花纹沟,内环表面的几何形状可与打磨后的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旧胎冠部位相吻合,胎面内部有多层钢丝带束层,可保证再制造轮胎的强度性能达到新轮胎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为闭合的环形状,由胎面胶层、骨架层组成,胎面胶层外环表面有可传递车辆牵引力和制动力并与路面有良好接着性能的胎面花纹沟,内环表面可与打磨后的旧胎冠吻合,其特征在于胎冠带束层结构由四层带束层构成,位于环形胎面内侧依次向外的第一层带束层为过渡层,其帘线角度为25~30°,由高强度或普通钢丝帘线制成,主要作用是减小胎体与带束层之间的剪切力,避免胎体与带束层帘线之间的脱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带束层为工作层,帘线角度均为65~80°,且交叉排列,由高强度或普通钢丝帘线制成,主要承受充气应力,起着束缚胎体向外膨胀的作用,其刚性直接影响轮胎的耐磨性、操纵性和节能等使用特性;第四层带束层为保护层,帘线角度与工作层相同,由高延伸或普通钢丝帘线制成,起到缓冲来自路面的冲击和保护工作层、防止胎面与带束层之间产生脱层的目的;四层带束层的宽度为:第二层最宽,为轮胎行驶面宽度的80~90%,第三层和第四层宽度依次窄于第二层,第一层宽度介于第二层和第三层宽度之间,也可以是自第一层起带束层宽度依次递减,根据需要第一层带束层与第二层带束层、第四层带束层和第三层带束层可以是角度不同的顺向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该钢丝带束环形胎面再制造的轮胎,能减少带束层与胎体、带束层与胎面之间的脱层,提高轮胎的接地面积和操纵稳定性,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减少不均匀磨损,较适合中长途距离大载货量和在高速公路运输使用,社会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骨架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德橡院轮胎有限公司;于喜涛,未经承德橡院轮胎有限公司;于喜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61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