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离合助力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9706.8 | 申请日: | 200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76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杨雅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雅淇 |
主分类号: | B60K23/02 | 分类号: | B60K23/02;F16D48/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060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离合 助力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离合器的助力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缸前置式汽车离合助力器。
背景技术
目前气缸前置式汽车离合助力器的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气缸经螺钉固定连接;壳体内设置的主油缸和下油缸,所述下油缸中设置有小活塞、阀门体、阀门导向座、配气套、气封、“O”形垫圈。当驾驶人员踩下离合踏板时,离合器总泵中的活塞向下运动,向离合助力器的主油缸和下油缸加压,并使下油缸中的与气缸后腔相连的两位三通阀打开,向气缸内充气推动气缸活塞并带动球头推杆移动,起到离合助力作用。离合助力器的壳体一般由铝合金制成,由于制造原因其存在局部组织疏松的问题,同时由于下油缸和主油缸之间连接的厚度很大,因此常会导致高压气体由离合助力器的下油缸中向主油缸中慢性渗漏。
另一方面,下油缸与气缸连接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下油缸中的小活塞、阀门等相关部件从开口端装入下油缸中,然后壳体与气缸经螺钉与气缸固定连接,若下油缸发生故障需要维修其中相关部件时,就必须将壳体与气缸完全分离,因此维修很不方便。
同时,现有离合助力器的放气螺钉在使用状态时,螺钉的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因此可能与汽车上的其他部件(如机油滤清器、皮带轮等)发生位置干涉,另外工人通过放气螺钉给离合助力器中加油时,加油套管必须弯曲,从而加油操作不方便,也影响套管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没有高压气体慢性渗漏的汽车离合助力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离合助力器,包括主油缸;下油缸;小活塞;小活塞回位弹簧;阀门座;气缸;放气螺钉;设置在所述下油缸中并与大气相通的排气腔;设置在所述下油缸中并与高压气体相通的高压腔,其特征是:所述主油缸和所述下油缸之间通过薄壁连接,所述薄壁的厚度不大于1.5mm。由于设置薄壁的目的在于减小主油缸和下油缸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防止高压气体的渗漏,因此,基于这样的发明构思,也可使薄壁的厚度等于0,即没有薄壁,将主油缸和下油缸之间完全分离开。
为简化结构,所述汽车离合助力器还包括与所述小活塞相对的阀门总成,使所述阀门总成回位的阀门回位弹簧;所述小活塞中设置有轴向孔和与所述轴向孔相连通的径向孔,所述轴向孔在轴线方向上未贯通小活塞;所述排气腔与所述小活塞左极限行程处的所述径向孔相连通,所述高压腔设置在所述阀门座相对下油缸进油口的远侧。
为方便下油缸中内装部件的安装和维修,所述下油缸靠近所述气缸一端为封闭端,远离所述气缸一端为开口端;所述下油缸的开口端还设置有密封其开口的堵头、孔挡和设置在所述堵头的环形槽中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可以是“O”形密封圈,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所述阀门回位弹簧一端与所述阀门总成的端面接触,另一端与所述下油缸封闭端的底部台阶相接触;所述高压腔设置所述阀门座和所述下油缸的封闭端之间。
为方便加工,并使排气时小活塞受力均衡,所述轴向孔的孔心线与所述小活塞的轴线重合,当然所述轴向孔的孔心线也可与所述小活塞的轴线平行。
为使排放高压气体时小活塞的受力平衡,所述径向孔设置在所述小活塞的两密封圈之间。
为将高压气体顺利导入阀门总成的另一侧,所述高压腔中沿所述下油缸的轴线方向设置有沟槽;所述沟槽的中心线与所述下油缸的轴线平行。
为避免放气螺钉和汽车上的其他部件发生位置干涉,并使工人在初装加油时油套管能够不弯曲,操作方便,所述放气螺钉的中心线与水平面平行,其可设置在离合助力器主油缸的左侧,也可设置在右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主油缸和所述下油缸之间通过薄壁连接,所述薄壁的厚度不大于1.5mm,或者将主油缸和下油缸分离开来,因此可避免高压气体的慢性渗漏;
(2)由于所述汽车离合助力器还包括与所述小活塞相对的阀门总成,使所述阀门总成回位的阀门回位弹簧;所述小活塞中设置有轴向孔和与所述轴向孔相连通的径向孔,所述轴向孔在轴线方向上未贯通小活塞;所述排气腔与所述小活塞左极限行程处的所述径向孔相连通,所述高压腔设置在所述阀门座相对下油缸进油口的远侧。它省去了小活塞的部分材料,直接利用下油缸的壳体作为阀门总成的导向装置,省去现有通用的阀门体、阀门导向座,同时也省去了现有通用的“O”形线圈、配气套和气封,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雅淇,未经杨雅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97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分汽车行李架
- 下一篇:车、船用氢氧源燃料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