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变速箱后端盖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98172.7 | 申请日: | 2008-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07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23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变速箱 后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具体涉及发动机变速箱的端盖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变速箱后端盖的结构设计对发动机整机的噪音存在一定的影响。现有的多数发动机变速箱后端盖为了提高强度,均在后端盖平面上设计多处加强筋,如图1所示,所述后端盖有两个平面:前端平面和后端平面。两平面相互结合处由垂直于两平面的台阶过渡。在这两个平面上均设计有加强筋,即加强筋A、B、C。其中,前端平面有加强筋B、C,后端平面有加强筋A。通过应用多种先进的CAE数值仿真软件(美国MSC.Nastran,Hypermesh等)对这种结构的后端盖进行约束模态分析发现,这种后端盖在人耳敏感频率(1000Hz附近)处存在多个固有模态,使得后端盖辐射噪声较大,影响了发动机整体辐射噪声水平,不能满足工程需要,而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加强筋A的结构形式造成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结构的发动机变速箱后端盖,通过减少发动机曲轴箱后端盖加强筋,达到合理分布后端盖固有频率并优化油底壳NVH性能的目的,最终降低发动机在工作状态下的整体噪声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变速箱后端盖,所述后端盖有前端平面和后端平面两个平面,前端平面位于后端盖左上部分,后端平面位于后端盖右下部分,两平面相互结合处由垂直于两平面的台阶过渡,在所述的前端平面上分布有加强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平面为一整平面,没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通过去掉发动机变速箱后端盖加强筋A,保证加强筋A所在平面再无加强筋,但同时保留不与加强筋A在同一平面上的加强筋B和加强筋C,使得后端盖固有模态频率向低频移动,避开人耳敏感频率(1000Hz),达到优化后端盖NVH性能,降低辐射噪声水平的目的。
通过对优化后的发动机变速箱后端盖的约束频率进行重新的CAE分析以及最后的试验验证,发现后端盖的NVH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并直接地提高了发动机在工作状态下的NVH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变速箱后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改进后的变速箱后端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发动机变速箱后端盖由前端平面1和后端平面2两部分组成,前端平面1位于后端盖左上部分,后端平面2位于后端盖右下部分,两平面相互结合处由垂直于两平面的台阶3过渡。在前端平面1上分布有加强筋B和C,而在后端平面2部分为一整平面,没有加强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81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