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CAN总线通讯的智能型电动舵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9779.0 | 申请日: | 2008-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40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蒋传彪;许东来;余跃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G7/00 | 分类号: | G05G7/00;G05D3/20;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02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an 总线 通讯 智能型 电动 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CAN总线通讯的智能型电动舵机,主要应用于飞机模型及人形机器人控制系统,属于飞机模型与人形机器人的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飞机模型与人形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用PWM波信号控制的舵机是主要的动力来源,它由于体积小、输出扭矩大、集成度高而广泛的应用。舵机的结构在专利(专利号为:200620058243.1)中有详细的叙述。
为了使舵机的结构紧凑,传统舵机的结构一般由减速齿轮组、电位器、直流电机、控制模块组成。传统舵机的控制模块如图2示,由图中可以看出传统舵机的控制模块主要有:信号解调集成电路、电机驱动集成电路、电位器、直流电机组成。
传统舵机的工作原理是:PWM信号由接收通道进入信号解调电路,进行解调,获得一个直流偏置电压。该直流偏置电压与电位器的电压比较,获得电压差并输出。该输出送入电机驱动集成电路,以驱动电机正反转。当电机转速一定时,通过级联减速齿轮带动电位器旋转,直到电压差为零,电机停止转动。舵机的控制信号是PWM信号,利用占空比的变化改变舵机的位置。
这种舵机主要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之处:
1.控制方式复杂,占用上位控制机很多资源,上位机的负担大;
2.适宜组成集中式的控制系统,不宜于组成分布式的控制系统;
●随着控制点数的增加,上位机的控制压力也急剧增大,从上位机引出的线也急剧增多;
●控制线之间易产生互扰,舵机易出现抖动现象;
3.不能向上位机反馈位置信号,不能组成大闭环控制系统;
4.不是真正的数字式电动舵机,舵机输出轴的位置是通过PWM波占空比来调节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舵机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基于CAN总线双向通讯、能够把输出轴的位置实时进行反馈、能够产生PWM波的新型电动舵机。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输出扭矩大、集成度高、智能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本舵机包括有依次连接的信号解调电路、电机驱动集成电路和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齿轮组相连,减速齿轮组的输出轴与电位器同轴连接。还包括有微控制芯片、CAN总线驱动器和与CAN总线相连接的扩展接口。其中:
微控制芯片通过CAN总线驱动器、CAN总线与上位机相连,接收上位机的控制命令,产生PWM信号送入信号解调电路。
电位器与微控制芯片相连,微控制芯片采集电位器的位置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送给上位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上位控制机向舵机发送目标位置,微控制芯片通过CAN总线接收目标位置,然后产生对应的PWM信号送入信号解调电路。微控制芯片采集电位器的反馈信号,并将其传送给上位机,从而能够把输出轴的当前位置实时反馈给上位控制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组成分布式的控制系统,点点之间共用同一信号线,接到上位控制机的控制线大大减少,不随控制点数增加而增多;
2.具有微处理芯片,能够产生PWM波形,自动调节PWM的占空比,从这点来看,能够大大减少上位机的控制压力;
3.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CAN总线与上位控制机进行实时双向通讯,所以能够实现实舵机的分布式控制;
4.微处理芯片内部具有AD转换器,可以把输出轴的目前位置转为数字信号,通过CAN总线传送给上位控制机,可形成闭环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传统舵机控制模块方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分布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舵机控制模块的结构方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扩展接口图
图中:1、舵机控制模块,2、电位器,3、第一减速齿轮的大齿轮,4、电位器输出轴,5、第一减速齿轮,6、第一减速齿轮的小齿轮,7、第四减速齿轮的大齿轮,8、第四减速齿轮,9、第四减速齿轮的小齿轮,10、减速齿轮组,11、上盖,12、第三减速齿轮的大齿,13、第二减速齿轮的小齿,14、第三减速齿轮,15、第二减速齿轮,16、第三减速齿轮小齿,17、第二减速齿轮的大齿,18、直流电机输出轴小齿轮,19、壳主体,20、直流电机,21、扩展接口,22、下盖,23、连接螺杆,24、电源与数据线,25、CAN总线驱动器,26、微控制芯片,27、信号解调电路,28、电机驱动集成电路,29、舵机控制模块,30、CAN总线信号线H(CANH),31、CAN总线信号线L(CANL),32、电源(VCC),33、地(GND)。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97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装箱的射频识别管理系统
- 下一篇:注塑成型机控制面板防褪色按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5G 只按机械特征区分的控制装置或系统
G05G7-00 备有单个的控制构件与单个的被控制构件配合的手动操纵的控制机构及其零部件
G05G7-02 .按传送或变换运动、或者远距离操作的专门措施为特征的
G05G7-12 .专门适用于操纵在一个相对于控制构件是运动的系统上的构件,例如在一转轴上
G05G7-14 .按响应于来自控制构件的给定输入延迟启动被控构件的运动或使整个运动更加平缓的装置为特征,例如通过在指令序列中提供无效运动
G05G7-16 .减少机构支架间轻微相对运动的专门设施,例如由被控机构的弹性支架引起的
G05G7-04 ..随控制构件位置而改变控制构件与被控构件间的运动比率或作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