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扩缩厢式车辆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56892.7 | 申请日: | 2008-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18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沈辰祉;朱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福柯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P3/33 | 分类号: | B60P3/33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华林 |
| 地址: | 200050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扩缩厢式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扩缩厢式车辆,尤其是扩缩厢式半挂车。
背景技术
由US 2007/0102946 A1已知一种移动式医疗设施,它包括一个扩缩厢式半挂车,该扩缩厢式半挂车具有一个主厢体和两个可沿主厢体的横向方向扩缩的扩缩厢体,所述扩缩厢体在完全缩回的状态下相互嵌套并嵌套在主厢体中的。在扩缩厢体的完全缩回的状态下,该扩缩厢式半挂车不能正常利用。
由CN 2537596 Y已知一种扩缩厢式车辆,其包括两个在缩回时相互面对的扩缩厢体。在两个扩缩厢体的完全缩回的状态下,该扩缩厢式车辆同样不能正常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扩缩厢式车辆,尤其是扩缩厢式半挂车,其中提高扩缩厢式车辆的利用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按本实用新型的扩缩厢式车辆包括一个主厢体和至少一个可沿主厢体的横向方向扩出和缩回的扩缩厢体,其中在所述扩缩厢体的前壁和/或后壁上设置一个门孔,通过所述门孔在所述扩缩厢体的完全缩回的状态下形成通道。因此扩缩厢体完全缩回时仍然能够进入到车辆内部进行工作,提到了车辆的利用能力。
在具有仅一个扩缩厢体的情况下,在扩缩厢体的前壁或者后壁上的门孔在扩缩厢体完全缩回的状态下形成通道。在具有两个扩缩厢体的情况下,为了在车辆的前部或者后部形成通道,在两个扩缩厢体的前壁上或后壁上的两个门孔在扩缩厢体完全缩回的状态下至少部分重合。在更多扩缩厢体的情况下,例如在车辆的两侧分别具有两个扩缩厢体的情况下,为了在车辆的前部形成通道,前面的两个扩缩厢体的两个前壁上的两个门孔在扩缩厢体完全缩回的状态下至少部分重合;为了在车辆的后部形成通道,后面的两个扩缩厢体的两个后壁上的两个门孔在扩缩厢体完全缩回的状态下至少部分重合;并且为了在前面的两个扩缩厢体和后面的两个扩缩厢体之间形成通道,总共四个门孔即前面的两个扩缩厢体的两个后壁上的两个门孔和后面的两个扩缩厢体的两个前壁上的两个门孔在扩缩厢体完全缩回的状态下至少部分重合。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所述扩缩厢式车辆包括两个扩缩厢体,所述两个扩缩厢体在完全缩回的状态下相互嵌套并且嵌套在主厢体中。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在所述两个扩缩厢体的前壁和后壁分别设置一个门孔的情况下,在所述两个扩缩厢体完全缩回的状态下,在所述两个扩缩厢体的前壁上的两个门孔部分重合或完全重合,并且在所述两个扩缩厢体的后壁上的两个门孔部分重合或完全重合。因此在两个扩缩厢体完全缩回的状态下可以从车辆的前部一直通行到车辆的后部。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在所述扩缩厢体的门孔旁边,分别设置一个朝扩缩厢体的内部伸入的凹槽,在所述凹槽内嵌入一个梯子,所述梯子在嵌入所述凹槽内时不妨碍扩缩厢体的扩出和缩回。在扩缩厢体完全扩出的状态下,借助于梯子可以容易地从扩缩厢体的门孔出入。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安装在扩缩厢体的门孔上的门构成为感应式电动门,它利用感应式探测器探测物体例如工作人员朝门接近或离开门,并且马达根据感应式探测器的信号打开或关闭门。
附图说明
以下借助于实施例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显示按本实用新型的扩缩厢式半挂车在两个扩缩厢体完全缩回的状态下的朝车辆后部看的示意图。
图2显示按本实用新型的扩缩厢式半挂车在两个扩缩厢体完全扩出的状态下的朝车辆后部看的示意图。
图3显示按本实用新型的扩缩厢式半挂车在两个扩缩厢体完全扩出的状态下的朝车辆后部看的另一示意图。
图4显示按本实用新型的扩缩厢式半挂车在两个扩缩厢体完全扩出的状态下的朝车辆后部看的又一示意图。
图5显示一种安装在扩缩厢体的门孔上的感应式电动门在关闭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显示按图5的感应式电动门在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福柯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福柯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68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