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厢内航弹搬运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55255.8 | 申请日: | 2008-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18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仕军;上官平;高潮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南空汽车修理厂 |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泽群 |
| 地址: | 20043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厢 内航弹 搬运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航弹搬运装置,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在火车车厢内搬运航弹的装置。
(二)背景技术
公知,
航弹是一种携带战斗部,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飞行航迹,导向目标并摧毁目标的飞行器。航弹通常由战斗部、控制系统、发动机装置和弹体等组成。有翼航弹作为一个整体直接攻击目标,弹道航弹飞行到预定高度和位置后弹体与弹头分离,由弹头执行攻击目标的任务。航弹摧毁目标的有效载荷是战斗部(或弹头),可为核装药、常规装药、化学战剂、生物战剂,或者使用电磁脉冲战斗部。其中,装普通装药的称常规航弹;装核装药的称核航弹。航弹已经作为现代部队的主要装备之一,航弹长度近3800mm,直径约1135mm,重量达到3600kg,航弹是需要经常长途、中途运输的。作为最常用的运输工具为火车列车。这些列车由6至8节车厢组成,中间的一些车厢象是没有窗口的铁路保温车,然而却比铁路保温车要长得多,接近旅客客车车厢的长度。从外形上看,这些车厢采用的是货车的转向架,甚至是采用4轴转向架,运送的重量是很大的,这就是弹道航弹机动发射列车的运输方式和工具。
通过对基层部队的调研,航弹在火车车厢内的搬运时,运用的是最原始方式——撬棒及空心圆管,缓慢地在车厢内移出车门,其搬运效率较低,安全系数较差,根本无法来体现和满足部队灵活、快速的特殊性要求。
从装运车厢的实际情况来看,一只车厢只能装载四枚航弹,装载后车厢内并排横向剩余距离只有50cm左右,而航弹长度近3800mm,重量达到3600Kg,用一般的起重设备是难以完成这项搬运工作的。如果用叉车,因没有如此长的铲齿,必须将铲齿加长,叉车的配重吨位就要加大,同时,车厢门的进出就可能无法完成;如果采用吊车,一般普通的吊车吊臂是难以进入车厢将航弹提起移出车门。
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设计制作一种专用的航弹搬运机械,在车厢内有限的空间中搬运,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安全可靠性,从而使人力、物力得到大大降低的要求。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适宜于在火车车厢内,能够灵活机动操作的搬运航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如此来实现的:
一种车厢内航弹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四根立柱构成呈矩形的框架1,四根立柱下端配置前后两组轮子14;
在框架1的顶架上,配置卷扬机构;
行走机构驱动一组轮子14。
所述卷扬机构为,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1顶架上的定滑轮15齿轮、皮带或链条连接转向齿轮6,转向齿轮6经链条转向连接动滑轮起动轴12。
所述卷扬机构的定滑轮15经齿轮、皮带或链条连接涡轮涡杆减速器8的输出轴7,涡轮涡杆减速器8的输入轴9经皮带或链条连接起重旋转机构10。
所述起重旋转机构10为起重电机或手摇柄。
所述行走机构为,在框架1上配置由行走转动单元5经皮带或链条连接减速器3的进轴4,减速器3的出轴2经皮带或链条连接所述一组轮子14。
所述行走转动单元5为行走电机或转动手柄。
所述的动滑轮起动轴12上配置起重带13。
在所述框架1上配置推车手柄11。
所述框架1由钢管和钢板焊接制成。
所述零部件的连接、传动由链条、皮带或齿轮执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起重电机或手摇柄作为旋转动力的起重旋转机构10转动,经涡轮涡杆减速器8的输入轴9、输出轴7驱动由定滑轮15、转向齿轮6和动滑轮起动轴12组成的卷扬机构,将由起重带13围绕的航弹G向上起吊离开地面;作为行走机构,由行走电机或转动手柄作为转动动力的行走转动单元5转动,驱动减速器3的进轴4、出轴2,再带动框架1下端一组轮子开始行走,在需要转弯处,推动推车手柄11转弯,运送至需要到达的地方。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彻底改变了现有技术用撬棒及空心圆管撬动搬运的方式,操作方便,运行灵便,结构简单,体积紧凑,安全性强,能从容在窄小的车厢内操作搬运。本装置既可以由电线送入的电力作为工作动力,也可以由手动的旋转来实现从车厢内往外的搬运转移。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厢内航弹搬运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厢内航弹搬运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厢内航弹搬运装置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南空汽车修理厂,未经上海南空汽车修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52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