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3282.3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59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天马集团天马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42 | 分类号: | F02F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925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杆式 内燃机 偏置 气门 | ||
技术领域
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顶杆式内燃机。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的摩托车顶杆式内燃机缸内的空气运动,是影响点燃式内燃机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内燃机普遍采用专门设计的气道,使空气在吸入气缸时,能产生绕气缸轴线旋转的进气涡流,对燃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四冲程内燃机中,产生进气涡流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采用导气屏进气门,切向气道或螺旋气道的方法,利用进气门平顶的背面加上一段弧形遮蔽屏而构成的导气屏气门,或在气门座上设置遮蔽屏,可以遮蔽进气门的部分开启面积来产生绕气缸轴线旋转的空气涡流,这种导气屏是最早使用的产生进气涡流的方法,它制造成本高,流动性差,气门容易产生偏磨,现已很少使用,与导气屏气门产生进气涡流的方式相类似,在切向气道中,涡流不在进气道内形成,进气道的作用仅仅是导向,使进气流偏离气缸中心,沿单一的,几乎是缸壁圆周的切向方向进入气缸,依靠气缸壁的约束造成空气的旋转运动,切向气道结构简单,在进气涡流要求低时,流动阻力不大,因此,切向气道适用于要求进气涡流强度不高的内燃机,螺旋气道是在气门座上方的气门腔里将气流通道做成螺旋蜗壳形,气流在气道内流动时就形成一定强度的旋转,再靠气道与气缸的相切以及气道由大到小的截面变换,旋转得以加强,这样,空气进入气缸后一面自转,一面顺气缸壁绕气缸轴线公转,螺旋气道的流动阻力小,涡流强度大,适用于要求高涡流的内燃机。
目前摩托车用于中小排量顶杆式内燃机的气道都是正置气门切向气道,即气道中心面、气门中心面和气缸中心面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它几乎不形成进气涡流,这使得内燃机的排放污染物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内燃机的排放物逐渐被发现和确认,随后就颁布了各种各样的排放法规,为满足排放要求,充分利用目前的优越资源,同时着眼提高经济性的要求,优化气道的形状,利用进气流的惯性,对进气进行压缩,从而提高进气的密度,配合改进的燃烧室和有挤流面和凹形椭球面的偏置式内燃机挤流活塞,是顶杆式内燃机实现降低排放的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产生适当进气涡流的摩托车顶杆式内燃机的偏置气门切向气道。
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包含气缸头本体、进气口、排气口、进气道、排气道、进气门座中心、排气门座中心、气缸头燃烧室中心及火花塞孔,其特征在于:进气门座中心所在的平面,偏移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所在的平面的下侧,排气门座中心所在的平面,偏移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所在的平面的上侧,进气道和排气道分别与气缸头燃烧室中心相切。
所述的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进气门座中心所在的平面,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可以设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所在的平面的下侧,离火花塞孔方向远,也可以设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所在的平面的上侧,离火花塞孔方向近。
所述的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排气门座中心所在的平面,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可以设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所在的平面的上侧,离火花塞孔方向近,也可以设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所在的平面的下侧,离火花塞孔方向远。
所述的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进气道的截面是由大到小变换。
有益效果:应用于内燃机。与已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能在保证内燃机动力性不降低的情况下,配合触媒和二次进气补气技术就可满足欧III的排放要求,比起使用电喷技术来达到欧III的排放要求,降低了内燃机的成本,且加工简单,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所在气缸头的主视图。
图2为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A-A向剖视图。
图3为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B-B向剖视图。
图中1为气缸头本体,2为进气口,3为排气口,4为进气道,5为排气道,6为进气门座中心,7为排气门座中心,8为气缸头燃烧室中心,9为火花塞孔,10为进气门中心平面,11为排气门中心平面,12为气缸头燃烧室中心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2和图3叙述如下:能产生适当进气涡流的顶杆式内燃机偏置气门切向气道,包含气缸头本体、进气口、排气口、进气道、排气道、进气门座中心、排气门座中心、气缸头燃烧室中心、火花塞孔,进气门座中心所在的平面,偏移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所在的平面的下侧,排气门座中心所在的平面,偏移在气缸头燃烧室中心所在的平面的上侧,进气道和排气道分别与气缸头燃烧室中心相切,进气道的截面是由大到小变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天马集团天马摩托车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天马集团天马摩托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32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挂运输车的散装水泥、粉粒物料罐
- 下一篇:头戴式智能提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