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汽车动态称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2578.3 | 申请日: | 200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91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伍德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华兰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3 | 分类号: | G01G19/03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鲁慧波 |
地址: | 5230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汽车 动态 称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汽车动态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运输超载及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我国政府近几年也相继颁布了《公路法》和《超限汽车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加大了对公路运输中的超载、超限车辆的查处力度。然而,随着车辆数量的迅猛增加,过去的静态称重和低速(0~5km/h)称重已经不能满足快速、高效、适时检测的需要,针对此种情况,目前,国内也出现了在一块钢板上直接贴应变计的高速汽车动态称重台,虽然可以实现快速适时检测的需要,但是还存在如下缺点:
1、不能完全密封,防水性能差;
2、偏载不能修正;
3、一个应变计损坏,整块板就报废;
4、称重台长度受限,安装在有些宽的路面上存在称重“盲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高速汽车动态称重装置,这种高速(60~120km/h)汽车动态称重装置,是由若干个称重单元组成,称重单元的个数根据路面宽度来选择(以铺满整个路面宽度为准),方便灵活,整个装置动态称量综合误差小于10%FS,解决了现有技术应用高速汽车动态称重台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汽车动态称重装置,包括设置于由地基内的地槽底板、侧板和端板组成的安装基座,在安装基座内安装有多个称重单元,正面是由称重单元的承载板组成的称重承载区,在每个称重单元的承载板背面的四角分别安装设置一个传感器,在承载板背面的中心还设置一个接线盒,四个传感器的输出电缆线接入接线盒组成一个桥路,在传感器的下面设有一块垫板,通过四个螺钉同传感器连接,将承载板、传感器、垫板形成一个整体,整个称重单元通过垫板上的螺钉安装到地槽底板上面。
本实用新型高速汽车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还在于,
所述的称重单元为若干个,其个数根据路面宽度来确定。
所述的承载板的正面设有增加粗糙度的花纹,背面设有加强筋。
所述的每个承载板安装设置的四个传感器经过挑选配组并可偏载修正。
所述的称重单元具有完全防水密封性。
所述的称重单元各零部件间采用刚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高速汽车动态称重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高速行驶车辆车轮从称重装置的承载区驶过,称重单元里设置的称重传感器立即将车辆轴重转换成成比例的电信号传递给计量仪表,仪表再将电信号转换成重量示值显示出来,即达到瞬时(微秒级)检测出车辆轴重,如配上车辆分离器,仪表可累计出车辆总重量。根据检测结果就可判断出该车辆是否超重、超限,发出预警信号,公路监管部门就可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称重单元组成,当高速行驶中的车辆通过称重单元时瞬时对车辆称重,称重单元信号独立处理,方便维修;各部件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固有频率高、动态响应快、称量精度高;整个称重装置能实现防水密封,并且偏载可修正,为公路监管部门提供一种快速检测车辆是否超载、超限的有效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速汽车动态称重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速汽车动态称重装置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速汽车动态称重装置称重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中,1.地槽底板,2.侧板,3.端板,4.称重单元,5.销钉,6.垫板,7.螺钉,8.承载板,9.传感器,10.螺钉,11.接线盒,12.接线盒盖板,13.电缆线,14.O型圈,15.固定螺钉,16.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速汽车动态称重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设置于由地基内的地槽底板1、侧板2和端板3组成的安装基座,在安装基座内安装有多个称重单元4,正面是由称重单元4的承载板8组成的称重承载区,在每个称重单元4的承载板8背面的四角分别安装设置一个传感器9,在承载板8背面的中心还设置一个接线盒11,四个传感器9的输出电缆线接入接线盒11组成一个桥路,在传感器9的下面设有一块垫板,通过四个螺钉10同传感器9连接,将承载板8、传感器9、垫板6形成一个整体,整个称重单元4通过垫板6上的螺钉15安装到地槽底板1上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华兰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华兰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25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盗门用底卡边
- 下一篇:喷气织机电磁阀用转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