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货车用紧绳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0537.2 | 申请日: | 200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11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郑贤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贤来 |
主分类号: | B25B25/00 | 分类号: | B25B2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孙文彩 |
地址: | 231340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货车 用紧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绳器,尤其涉及一种货车用紧绳器。
背景技术:
货车在运输货物时,时常需要用缆绳将货物揽住,一方面防止货物在运输途中散落,造成损失,另一方面也防止货物在运输途中被盗窃,引起货主与货车司机之间的纠纷。目前的紧绳方式主要是手工操作,即多人同时使劲拽缆绳,拉紧后将缆绳打结扣在车厢侧面的挂钩上,此种方法不仅费力费时,而且不容易将货物揽紧,也会因缆绳与车厢板之间的摩擦而损伤缆绳。特别是在运输人员只有1-2人的情况下,就更难将缆绳拉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货车用紧绳器,采用本装置,只需一人就能轻松地拉紧缆绳将货物揽紧,既省力省时,又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货车用紧绳器,包括夹绳装置以及与夹绳装置通过绳索相连接的绕绳装置;
所述夹绳装置包括船形底板、两个夹绳片材以及连杆,在船形底板上开设有上下两个“八”字形通槽,夹绳片材置于船形底板的舱内,连杆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夹绳片材穿过“八”字形通槽的两个触角上;
所述绕绳装置有一支架,绕绳轮通过它的轴安装在支架上,绕绳轮上依次固设有第一棘轮、挡绳盘和第二棘轮,所述第二棘轮上活动套接有把手;支架上设有控制第一棘轮转动方向的第一棘爪,把手上设有控制第二棘轮转动方向的第二棘爪。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支架的下端通过皮带连接有挂钩。
所述夹绳装置的船形底板上靠近绕绳装置的一端开设有穿绳孔。
所述夹绳装置的船形底板上还设有拉簧,拉簧的一端固联在船形底板上,另一端固联在所述连杆与夹绳片材触角的连接处。
在所述支架上与车厢贴靠的一面焊接有平整的金属垫块。
所述金属垫块的外层固定附着有橡胶垫块。
所述绕绳轮上设有绕绳轮穿绳孔。
所述两个夹绳片材相对的两个面上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凸棱。
所述两个夹绳片材相背的两个面的中部设置有滚轮。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夹绳装置的船形底板内沿滑槽设有两个夹绳片材,通过连杆的联动,两个夹绳片材可沿着“八”字形通槽同步并平行地上下滑动,能方便地将货车缆绳夹紧,使用完毕后,也能方便地从缆绳上取下夹绳装置;夹绳装置通过绳索与绕绳装置连接,通过把手绞动第二棘轮带动绕绳轮转动,夹绳装置与绕绳装置之间缩短的距离等于货车缆绳被拉动的长度,这种靠绞动把手来拉动货车缆绳的方式十分省力,也方便单人操作。
2、本实用新型支架上与货车车厢贴靠的一面焊接有平整的金属垫块,并在金属垫块的外层固定附着有橡胶垫块,当绕绳装置紧压在车厢侧板上,不会损坏车厢板,也不会损坏车厢侧板表面的油漆。
3、本实用新型两个夹绳片材相对的两个面上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凸棱,并且凸棱略向上倾斜,当夹绳装置夹紧并拉动货车缆绳时,缆绳只会顺着凸棱向船形底板内侧滑动,所以货车缆绳不会从夹绳器上脱落。
4、本实用新型两个夹绳片材相背的两个面的中部设置有滚轮,使得两个夹绳片材与船形底板的两侧板之间的摩擦方式为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摩擦阻力。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夹绳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夹绳装置的后视图。
图4是夹绳片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船形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绕绳装置的分解图。
图中标号:1、夹绳装置,2、绕绳装置,3、皮带,4、挂钩,5、支架,6、把手,7、第二棘爪,8、第二棘轮,9、绕绳轮,10、挡绳盘,11、第一棘爪,12、第一棘轮,13、船形底板,14、夹绳片材,15、连杆,16、通槽,17、拉簧,18、凸棱,19、触角,20、滚轮,21、穿绳孔,22、绕绳轮轴,23、穿绳套筒。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贤来,未经郑贤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05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