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凸轮轴框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1373.7 | 申请日: | 200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64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芹;田浩;周宝剑;周爱成;阮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053 | 分类号: | F01L1/053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凸轮轴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的凸轮轴安装框架。
背景技术
以往的设计中,发动机凸轮轴框架有以下两种结构,一种是凸轮轴下框架和气门室罩做为一体,上框架做成一个整体;另一种是下框架和缸盖做成一体,上框架做成分体的,即一个轴颈做一个分体,然后分别进行安装。对于上述两种结构,存在的欠缺是,1、增加了装配的复杂程度;2、由于气门弹簧和气门锁夹安装在缸盖和下框架之间,如果下框架和缸盖做成一体,则气门锁夹难于安装,因此,不得不把气门布置成倾斜的,使气门杆不被下框架挡住,以方便气门锁夹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性好,气门机构布置方便的发动机凸轮轴框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发动机凸轮轴框架,包括有气门室罩盖及相互配合的凸轮轴上框架、凸轮轴下框架,气门室罩盖与凸轮轴上框架的一端连为一体,凸轮轴下框架与气门室罩盖对应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柱。凸轮轴上框架与凸轮轴下框架相互配合安装后,气门室罩盖两端由凸轮轴下框架一端的两支撑柱支撑,支撑柱上设置有与气门室罩盖底部两端对应的安装孔,通过连接件将它们联为一体。
由上述方案可见,气门室罩盖与凸轮轴上框架的一端连为一体,大大增强了凸轮轴上框架的刚度和强度,并减少了气门室罩盖与凸轮轴上框架的一次装配工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凸轮轴框架,其整体强度提高,而且气门室罩盖的下方具有足够的空间,可保证气门机构的布置不会受限制,气门机构可以任意布置,这样,增加了气门机构设计的灵活性,从而为发动机的性能提升提供了平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凸轮轴上框架与气门室罩盖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凸轮轴下框架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凸轮轴框架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气门室罩盖1与凸轮轴上框架2的一端连为一体,气门室罩盖1的主体结构及凸轮轴上框架2的主体结构与现有的相同,气门室罩盖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支座1a,其中设有安装孔1b。
参见图2,凸轮轴下框架3与气门室罩盖1对应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柱3a、支撑柱3b,凸轮轴下框架3的主体结构也与现有的相同。凸轮轴下框架3上的支撑柱3a、支撑柱3b上分别设有安装孔3c、安装孔3d,它们分别与气门室罩盖1的两侧安装孔1a对应连接。
参见图3,表达了发动机凸轮轴框架的整体结构,凸轮轴上框架2与凸轮轴下框架3相互连接配合安装后,气门室罩盖1底部两端由凸轮轴下框架一端的支撑柱3a、3b支撑。气门室罩盖1的下方的空间4较充足,保证了在该空间内气门机构的布置不会受限制,气门机构可以任意布置,这增加了气门机构设计的灵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13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