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5019.1 | 申请日: | 2008-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0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周世文;曹君;徐青松;陈俊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367;H01L23/4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对电子元件散热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能被有效地 散去,将直接导致温度急剧上升,而严重影响到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性能及寿命。为此,通常 在电子元器件上安装一散热装置来进行散热。
传统的散热装置包括与电子元件接触的一导热板、一位于导热板上方的鳍片组及导热连 接导热板及鳍片组的热管。该鳍片组由若干相互平行的鳍片堆叠而成。每一鳍片的周缘均垂 直形成一折边,这些鳍片通过彼此的折边相互焊接,从而共同形成所述鳍片组。所述散热装 置工作时,导热板直接将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热管,然后热管将热量传导给鳍片组, 最后利用鳍片组与空气较大的接触面积将热量快速散发掉。然而,这种散热器的鳍片仅靠其 折边来进行彼此间的固定,由于折边比较薄,导致这些鳍片所构成的鳍片组不甚稳固,致使 鳍片组在承受外界压力时容易发生变形,影响其散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易变形的散热装置。
一种散热装置,用于对一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其包括一用于吸收电子元件热 量的热管及一连接至热管的鳍片组,该散热装置还包括若干穿设于鳍片组内的支撑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穿设于鳍片组内的支撑件能够对鳍片组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可有效 地对鳍片组进行加固,使之不易产生变形,确保整个散热装置的正常运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中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的散热装置包括一导热底座10、对称设置于该导热底座10上的 二热管20、结合于二热管20上的一导热体30、结合于导热体30上且与热管20顶部相连接的一 鳍片组40、容置于鳍片组40内且固定在导热体30上的一风扇50及置于鳍片组40顶部的一风扇 罩60。
所述导热底座10为圆形平板状,其由铜、铝或其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导热底座10的底 面为一光滑平面以与一电子元件72紧密接触,以吸收电子元件7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并将热 量传递给与其结合的热管20。导热底座10顶面开设有二相对设置的“V”字型沟槽12,用以 容置热管20的底端。该二沟槽12的弯折端相向设置于导热底座10的中部区域,以集中地吸收 热量。
每一热管20具有弯折成“V”字型的一吸热段22和自吸热段22两端垂直向上延伸而出的 相互平行的二放热段24。二热管20的吸热段22嵌置于导热底座10上的二沟槽12内,从而将热 管20固定在导热底座10上。热管20的吸热段22能够吸收导热底座10上的热量并通过内部工作 介质相变化将热量传导至热管20的放热段24。
导热体30也是由铜、铝或其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其包括一导热板32、均匀焊接在导热 板32顶部周围的四支撑件34及均匀设置在导热板32底部四角处的四扣件36。每一支撑件34为 热导性良好的实心金属柱,用于穿设于鳍片组40内,以对鳍片组40进行加固;同时,其在本 发明中还起到导热的作用,以辅助热管20将热量快速分布至鳍片组40上。每一支撑件34顶端 均开设一具有螺纹的盲孔340,用以与穿设风扇罩60的螺钉600配合。导热板32于四相邻的支 撑件34间开设有四纵长的通孔320,该四通孔320在该导热板32上呈辐射状。热管20的放热段 24可穿过该通孔320使热管20吸热段22顶部与导热板32底面导热接触,从而将热管20吸热段 22的热量散布给导热板32,继而通过导热板32将热量传递给其上的支撑件34。导热板32中央 均匀开设三固定孔322,用以与穿设风扇50的螺钉500配合。该导热体30的四扣件36可穿过电 路板70上的通孔74与电路板70下面的背板76配合,从而将散热装置安装在电路板70上。
该鳍片组40为圆筒状,其由若干相互平行的鳍片46间隔叠置而成。每一鳍片46呈圆环形 ,其由金属片材一体冲挤成型或者切割而成。该鳍片组40中部形成一贯通的圆柱形容置空间 42,用以容置风扇50。鳍片组40均匀且间隔开设围绕容置空间42的八通孔44,用以供导热体 30的支撑件34和穿设导热体30的热管20的放热段24穿设,以使鳍片组40能够充分吸收支撑件 34和热管20放热段24传输的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50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