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S-反式)-3-氨基-4-甲基-2-氧代-1-磺酸基氮杂环丁烷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304535.2 | 申请日: | 2008-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2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坤;邱宇;赵新祥;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抗立科药物化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05/08 | 分类号: | C07D205/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武森涛 |
| 地址: | 4013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式 氨基 甲基 磺酸基氮杂环 丁烷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S-反式)-3-氨基-4-甲基-2-氧代-1-磺酸基氮杂环丁烷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合成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氨曲南是一种单环的β内酰胺抗生素,化学名[2S-[2α,3β(Z)]]-2-[[[1-(2-氨基-4-噻唑基)-2-[(2-甲基-4-氧代-1-磺基-3-氮杂环丁烷基)氨基]-2-氧代亚乙基]氨基]氧代]-2-甲基丙酸,其结构如式I所示:
氨曲南于1984年在意大利上市,是应用于市场的第一个单环的β内酰胺抗生素。氨曲南抗菌谱广,对大多数需氧革兰阴性菌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属的肺炎杆菌和奥克西托菌、产气杆菌、阴沟杆菌、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枸橼酸菌属、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以及流感杆菌、淋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其对铜绿假单胞菌也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目前氨曲南的合成均是以氨曲南主环:(3S-反式)-3-氨基-4-甲基-2-氧代-1-氮杂环丁烷磺酸作为中间体与氨基噻唑的衍生物进行缩合,所以该中间体的合成对成功制备氨曲南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专利EP86556公开了两种制备氨曲南主环(I)的方法:方法一将氮杂环丁烷酮(II)叠氮取代衍生而得,但原料不易得,反应条件苛刻,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方法二将手性苏氨酸保护、氨代衍生而得,虽然原料简单易得,但是反应路线及周期均比较长。
综上所述,目前市场上还未出现反应步骤少、成本低并适合大规模生产的(3S-反式)-3-氨基-4-甲基-2-氧代-1-磺酸基氮杂环丁烷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应步骤简单、成本低的(3S-反式)-3-氨基-4-甲基-2-氧代-1-磺酸基氮杂环丁烷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N-R1-L-苏氨酸溶于无水极性溶剂后,通入氨气反应得到(2S,3R)-2-(R1-氨基)-3-羟基丁酰胺,其中R1为氨基保护基;
b、步骤a产物溶于甲醇后加入含磺酸基的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通入SO3气体反应得到(3S-反式)-3-(R1-氨基)-2-甲基-4-氧代-1-磺酸基氮杂环丁烷;(2S,3R)-2-(R1-氨基)-3-羟基丁酰胺与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重量比为1∶1.8~3.5;
c、步骤b产物脱去氨基保护基后即得。
其中,步骤a中氨基保护基R1为叔丁氧羰基、苄氧羰基、2-联苯基-2-丙氧羰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三氟乙酰基、三苯甲基、对甲苯磺酰基、甲酰基中的一种;优选为苄氧羰基。
步骤a所述无水极性溶剂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优选为甲醇。
步骤b反应温度为10~60℃,优选为30℃,反应时间为12~24h,优选为20h;(2S,3R)-2-(R1-氨基)-3-羟基丁酰胺与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反应重量比优选为1∶2。
所述含磺酸基的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优选为Dowex-50(H+)树脂,可由市场购买得到。
步骤c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6h。
进一步的,N-R1-L-苏氨酸可通过L-苏氨酸用公知技术制备得到,步骤c脱去氨基保护基的方法均为公知技术。例如步骤a氨基保护剂为苄氧羰基时,步骤c脱保护方法即为相应的钯碳催化氢解。
本发明方法的有益效果是:用手性苏氨酸为原料合成氨曲南主环具有成本低,原料易得的优势,但是现有技术的反应步骤多,生产周期长,本发明方法在酸性阳离子树脂作用下,可以将原来需要3步才能完成的路线一锅合成,减少了合成步骤,提高了收率,将生产周期缩短了一半,后处理只需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方法所采用的原料N-R1-L-苏氨酸可通过L-苏氨酸用公知技术制备得到,其中氨基保护基R1为叔丁氧羰基、苄氧羰基、2-联苯基-2-丙氧羰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三氟乙酰基、三苯甲基、对甲苯磺酰基、甲酰基中的一种。
不同氨基保护基相应的脱保护方法也为公知常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抗立科药物化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抗立科药物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45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铜-催化的碳-杂原子键和碳-碳键的形成
- 1-芳基-1,3-丙二醇的新型环磷酸二酯及其在药物前体制备中的应用
- 铜-催化的碳-杂原子键和碳-碳键的形成
- 包含两性离子结构单元的颗粒
- 牛磺酸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 2-氮杂双环[2.2.1]庚-5-烯-3-酮的制备方法
- 氨曲南主环(3S-反式)-3-氨基-4-甲基-2-氧代-1-氮杂环丁烷基磺酸的环保合成工艺
- 电解液以及包括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 一种温和制备2-氮杂螺[3.3]庚烷盐酸盐的方法
- 新晶形无水7-([1α,5α,6α]-6-氨基-3-氮杂二环[3.1.0]已-3-基)-6-氟-1-(2,4-二氟苯基)-1,4-二氢-4-氧代-1,8-二氮杂萘-3-羧酸甲磺酸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