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食扇贝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9878.3 | 申请日: | 200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7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新民 |
主分类号: | A23L1/33 | 分类号: | A23L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5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食 扇贝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便食用的扇贝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即食扇贝柱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扇贝柱俗称扇贝丁,由于其味鲜可口、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扇贝柱一般鲜食或者制成干贝丁,鲜食口感柔软,味鲜多汁,但储存时间短;现有的制备干贝丁的方法,由于在加工过程中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流失,而且往往由于干燥过度,口感粗硬,风味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食扇贝的制备方法,用以克服上述已有制备方法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合理的加工工艺使制得的扇贝柱方便即食,保存时间长;通过调味处理使其口感更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即食扇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原料的准备:取鲜扇贝柱,清洗,去杂质备用;鲜扇贝柱的含水量为80~85%;
2)、原料的预处理:将经过步骤1)处理过得扇贝柱放入3.5%的盐水中浸泡30分钟,扇贝柱与水的重量比为1:1;
3)、调味汤浸泡:将预处理的扇贝柱放入调味汤中浸泡3~5h,每间隔30分钟搅动一次,调味汤的温度为10~25℃,调味汤与扇贝柱的重量比为2:1;
调味汤的制备配方如下:酱油8%~12%,白砂糖5%~9%,醋8%~12%,黄酒2%~5%,味精0.2%~0.4%,胡椒0.05%~0.15%,水为余量;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4)、烘烤:将扇贝柱从调味汤中捞出,沥水10分钟,首先在70℃的温度下烘烤15~25分钟,然后在100℃下烘烤5~15分钟至扇贝柱的含水量为40%~50%即可;
5)、真空包装,封口的真空度为0.06~0.1MP。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
(1)、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即食扇贝,保存期长,使用方便,合理的加工工艺,将扇贝柱适中干燥,使得成品口感更好。
(2)、本发明具有独特的调味工艺,使得成品口感鲜美,风味独特,能够满足大众的口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1)、原料的准备:取鲜扇贝柱,清洗,去杂质备用;鲜扇贝柱的含水量为80~85%;
2)、原料的预处理:将经过步骤1)处理过得扇贝柱放入3.5%的盐水中浸泡30分钟,扇贝柱与水的重量比为1:1;
3)、调味汤浸泡:将预处理的扇贝柱放入调味汤中浸泡3h,每间隔30分钟搅动一次,调味汤的温度为25℃,调味汤与扇贝柱的重量比为2:1;
调味汤的制备配方如下:酱油8%,白砂糖5%,醋8%,黄酒2%,味精0.2%,胡椒0.05%,水为余量;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4)、烘烤:将扇贝柱从调味汤中捞出,沥水10分钟,首先在70℃的温度下烘烤25分钟,然后在100℃下烘烤5分钟至扇贝柱的含水量为40%~50%即可;
5)、真空包装,封口的真空度为0.06MP。
实施例二
1)、原料的准备:取鲜扇贝柱,清洗,去杂质备用;鲜扇贝柱的含水量为80~85%;
2)、原料的预处理:将经过步骤1)处理过得扇贝柱放入3.5%的盐水中浸泡30分钟,扇贝柱与水的重量比为1:1;
3)、调味汤浸泡:将预处理的扇贝柱放入调味汤中浸泡5h,每间隔30分钟搅动一次,调味汤的温度为10℃,调味汤与扇贝柱的重量比为2:1;
调味汤的制备配方如下:酱油12%,白砂糖9%,醋12%,黄酒5%,味精0.4%,胡椒0.15%,水为余量;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4)、烘烤:将扇贝柱从调味汤中捞出,沥水10分钟,首先在70℃的温度下烘烤20分钟,然后在100℃下烘烤10分钟至扇贝柱的含水量为40%~50%即可;
5)、真空包装,封口的真空度为0.1MP。
实施例三
1)、原料的准备:取鲜扇贝柱,清洗,去杂质备用;鲜扇贝柱的含水量为80~85%;
2)、原料的预处理:将经过步骤1)处理过得扇贝柱放入3.5%的盐水中浸泡30分钟,扇贝柱与水的重量比为1:1;
3)、调味汤浸泡:将预处理的扇贝柱放入调味汤中浸泡4h,每间隔30分钟搅动一次,调味汤的温度为17℃,调味汤与扇贝柱的重量比为2:1;
调味汤的制备配方如下:酱油10%,白砂糖7.5%,醋10%,黄酒3.5%,味精0.3%,胡椒0.1%,水为余量;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新民,未经李新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98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可味花生制品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肉香姜丝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