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套管组合式防堵塞原油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9624.1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6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光;王伟文;袁红燕;马文华;陈光辉;李建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青岛科大隆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4 | 分类号: | F28D7/14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 澄 |
地址: | 315040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组合式 堵塞 原油 换热器 | ||
1.一种套管组合式防堵塞原油换热器,包括外壳、前后两个带法兰的封头、焊接在封头和外壳上的冷热原油进口和出口以及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前封头内焊接有直隔板一,直隔板一将前封头分隔成对称的冷油分布室与冷油汇集室,前封头用紧固件与前管板一连接,前管板一上固连换热管束一,前管板一的下面焊接有一段外壳,外壳的下端面焊接有法兰,该法兰用紧固件与前管板二连接,前管板一和外壳和前管板二构成壳室,壳室中在与直隔板一对应的位置上焊接有直隔板二,直隔板二将壳室分隔成热油分布室与热油汇集室,前管板二上固连换热管束二,换热管束二对应套装在换热管束一外面,换热管束二的下部固连着后管板,后管板与后封头上的法兰以紧固件连为一体形成热油中间室,换热管束一的各管从换热管束二的对应各管中穿出后进入热油中间室,换热管束一中与冷油分布室连通的各管和与冷油汇集室连通的各管的下端以U形管两两连接,前封头上焊接有冷油进口和冷油出口,外壳上焊接有热油进口和热油出口,后封头中心设有污物清理口。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组合式防堵塞原油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热管束一中各管的下端与U形管以可拆卸管接头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套管组合式防堵塞原油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热管束一以及套装在其外面的换热管束二俯视呈正三角形或正方形分布。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管组合式防堵塞原油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热器外壳的直径为600mm时,换热管束一中各管的直径为25mm,换热管束二中各管的直径为38mm,换热管束一中各管的横截面积为346.2mm2,环隙横截面积为416.8mm2,换热管束一与换热管束二的套管为121根。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管组合式防堵塞原油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热器外壳的直径为1000mm时,换热管束一中各管的直径为38mm,换热管束二中各管的直径为57mm,换热管束一中各管的横截面积为907.5mm2,环隙横截面积为989.1mm2,换热管束一与换热管束二的套管为163根。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管组合式防堵塞原油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热器外壳的直径为2000mm时,换热管束一中各管的直径为76mm,换热管束二中各管的直径为108mm,换热管束一中各管的横截面积为3629.8mm2,环隙横截面积为3315.8mm2,换热管束一与换热管束二的套管为187根。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管组合式防堵塞原油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热器外壳的直径为3000mm时,换热管束一中各管的直径为89mm,换热管束二中各管的直径为133mm,换热管束一中各管的横截面积为5150.4mm2,环隙横截面积为6845.2mm2,换热管束一与换热管束二的套管为283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青岛科大隆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青岛科大隆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96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