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质量低物耗少废水的谷氨酸提取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44726.4 | 申请日: | 2008-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7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 发明(设计)人: | 毛忠贵;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229/24 | 分类号: | C07C229/24;C07C227/42;C07C227/38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 地址: | 214122江苏省无锡市滨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质量 物耗 废水 谷氨酸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质量低物耗少废水的谷氨酸提取方法,具体地说是发酵食品工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味精的生产工艺主要以淀粉或废糖蜜为原料,经过制糖、发酵和提取获得中间产物谷氨酸,谷氨酸再经过中和、脱色、除铁、结晶分离和干燥等工序,制成成品味精。
在味精生产工艺中,硫酸、液氨等辅料的消耗主要集中在谷氨酸提取工段,高浓度废水也主要产生在谷氨酸提取工段,另外,提取工艺的差异决定着谷氨酸的质量,并最终影响精制生产味精后续工段的活性碳、蒸汽和电力等资源和能源消耗水平。因此,不能仅仅根据单项技术或经济指标选择谷氨酸提取工艺,必须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原辅材料消耗、污染物排放量以及生产成本等因素。
回顾分析现有的谷氨酸提取工艺,主要有:“等电结晶+离子交换”和“浓缩等电结晶+变晶”两种工艺。
“等电结晶+离子交换”工艺的优点是提取收率高,一般总收率可达94~95%,但该工艺的缺点是消耗高,提取1吨谷氨酸,消耗硫酸850公斤,液氨120公斤;其次,污染严重,提取1吨谷氨酸,排放12~16吨CODcr高达60000~80000mg/L的高浓度废水,又额外排放30~40吨CODcr在3000~4000mg/L的中浓度洗柱废水,污染治理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另外,该工艺获得的谷氨酸质量不尽如人意,一般谷氨酸的绝干纯度在95%左右,后续精制加工味精时活性炭消耗高,蒸汽、电力消耗高。因此,“等电结晶+离子交换”已越来越没有产业化优势。
“浓缩等电+变晶”工艺不采用“离子交换”工序,因而该工艺的硫酸、液氨消耗量少,提取1吨谷氨酸,仅消耗硫酸550公斤,液氨0公斤;其次,由于发酵液前期经过浓缩,产生的废水少,一般仅4~6吨;另一方面,谷氨酸经过“转晶”工艺后,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谷氨酸的绝干纯度可达到98%以上,后续精制时活性炭、蒸汽和电力的消耗比“等电结晶+离子交换”减少一半以上。其缺点是谷氨酸提取收率低,仅88%,比“等电结晶+离子交换”减少6~7%,因此在经济上无明显竞争力,在国内味精行业中仅有少许企业中的个别生产线试用。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产品收得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硫酸、液氨等物耗,同时减少废水产生量,是谷氨酸提取新工艺的发展方向,是味精工业健康发展的技术关键。
专利申请200810023516.2“一种低物耗少废水的谷氨酸提取新工艺”公开了一种低物耗少废水的谷氨酸提取工艺,但在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方面仍有潜力,产品收率还能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高质量、低物耗、少废水的谷氨酸提取方法;通过先除菌体再等电结晶,可提高谷氨酸结晶的质量,同时可提高谷氨酸提取收率。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高质量低物耗少废水的谷氨酸提取方法,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1、成熟谷氨酸发酵液通过菌体分离得到副产物菌体蛋白和清发酵液,菌体蛋白用0.5~4倍的水洗涤,洗涤水和清发酵液合并;
2、清发酵液进入等电结晶罐等电结晶,加入含有2~30%谷氨酸的稀硫酸溶液,硫酸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50%;调节清发酵液的最终pH值3.0~3.2,控制温度5~30℃,使谷氨酸结晶析出。
3、等电结晶后经离心分离得到产品谷氨酸结晶和等电母液;
4、将上述等电母液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占等电母液总量的80~100%进入蒸发器蒸发得到浓缩清母液,真空度-0.09~-0.01MPa,浓缩温度为45~98℃,浓缩后体积为浓缩前母液体积的1/2~1/8;另一部分占等电母液总量的0~20%不浓缩,作为步骤7中溶解二次结晶谷氨酸用;
5、浓缩清母液通过控制温度、pH值和蒸发速度而二次结晶,使残留在等电母液中的谷氨酸继续结晶析出;二次结晶的pH值3.0~3.6,控制温度5~85℃;
6、二次结晶后分离得到谷氨酸二次结晶和二次结晶母液;
7、二次结晶的谷氨酸晶体进入溶解罐,在溶解罐中加入谷氨酸结晶重量1~50倍的水和/或1~50倍的步骤4中留存的等电母液,再加入1~15倍的硫酸,使谷氨酸结晶溶解;
8、经溶解得到的含有谷氨酸的稀硫酸溶液送回等电结晶罐,调节下一批发酵液等电结晶。
本发明所述的等电结晶可采用间歇分批结晶,或采用连续结晶等各种结晶技术。
本发明所述的菌体分离可采用膜过滤或菌体絮凝后气浮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47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观包的管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 下一篇:会话管理方法和网络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