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充电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41741.3 | 申请日: | 2008-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3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 发明(设计)人: | 郑余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余德 |
| 主分类号: | H02J7/32 | 分类号: | H02J7/32;H01M10/44;F03G5/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学群 |
| 地址: | 518116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充电 装置 | ||
1.一种手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充电装置包括:
设在鞋底后跟(11)内的发电装置(1000),其包括:输出能量的能量转换器(1100)、齿轮机构(1200)和发电机(1300);和
设在鞋面上的充电装置(2000);
其中所述能量转换器(1100)与齿轮机构(1200)连接,齿轮机构(1200)与发电机(1300)连接,发电机(1300)与充电装置(2000)电连接;
其中所述能量转换器(1100)包括:
上盖(1110);
下盖(1130);和
弹簧(1150);
其中所述上盖(1110)包括安装板(1111)、设在安装板(1111)一侧的齿条导槽(1112)和限位导管(1113),限位导管(1113)中设有限位导管孔(1114);
下盖(1130)包括与其焊接为一体的内螺纹孔柱(1131)和与齿轮机构(1200)连接的输出管(1132);
弹簧(1150)设在上盖(1110)与下盖(1130)之间,并套在限位导管(1113)和内螺纹孔柱(1131)外;
其中所述内螺纹孔柱(1131)套入限位导管孔(1114)内,并通过螺丝(1116)和限位垫片(1117)固定在限位导管(1113)内。
2.权利要求1的手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充电装置还包括:
设在鞋底后跟(11)内的底座(1400);和
设在底座(1400)上的防护盖(13);
其中所述能量转换器(1100)、齿轮机构(1200)和发电机(1300)装配在底座(1400)上。
3.权利要求1的手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齿轮机构(1200)包括:
导块(1210);
主动齿轮(1230);
第一提速齿轮(1250);和
第二提速齿轮(1270);
其中所述导块(1210)与输出管(1132)连接,主动齿轮(1230)与导块(1210)啮合,第一提速齿轮(1250)与主动齿轮(1230)啮合,第二提速齿轮(1270)与第一提速齿轮(1250)啮合,发电机(1300)与第二提速齿轮(1270)啮合。
4.权利要求3的手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导块(1210)包括:
设在导块(1210)一面的齿条(1211);和
设在导块(1210)另一面的动力连接柱(1212);
其中所述动力连接柱(1212)与输出管(1132)连接,齿条(1211)与主动齿轮(1230)啮合。
5.权利要求4的手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主动齿轮(1230)包括:
设在主动齿轮轴(1231)一侧的主动齿纹(1232);和
设在主动齿轮轴(1231)另一侧的副齿轮盘(1233);
其中所述主动齿纹(1232)与齿条(1211)啮合,副齿轮盘(1233)与第一提速齿轮(1250)啮合。
6.权利要求5的手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提速齿轮(1250)包括:
设在第一提速齿轮轴(1251)一侧的第一提速副齿轮盘(1252);和
设在第一提速齿轮轴(1251)另一侧的第一提速主动齿纹(1253);
其中所述第一提速主动齿纹(1253)与副齿轮盘(1233)啮合,第一提速副齿轮盘(1252)与第二提速齿轮(1270)啮合。
7.权利要求6的手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提速齿轮(1270)包括:
设在第二提速齿轮轴(1271)一侧的第二提速主动齿纹(1272);
设在第二提速齿轮轴(1271)中部的限位柱(1273);
设在第二提速齿轮轴(1271)另一侧的离合器内齿(1274);和
可活动的单向离合器(1275);
其中所述单向离合器(1275)的外部设有第二提速副齿纹(1276);
其中所述第二提速主动齿纹(1272)与第一提速副齿轮盘(1252)啮合,离合器内齿(1274)与单向离合器(1275)可活动连接,第二提速副齿纹(1276)与发电机(1300)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余德,未经郑余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17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散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具有测试功能的蓄冷空调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