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红酵母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8710.2 | 申请日: | 200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3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牟海津;王鹏;葛蕾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清晨 |
地址: | 266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酵母 发酵饲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特别是涉及一种海洋红酵母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对高蛋白饲料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豆粕的粗蛋白 含量高达43%~48%,并有较平衡的氨基酸组成,尤其是含有其它植物性饲料易缺的赖 氨酸,并且具有极佳的动物吸收率,因而受到饲料企业和养殖户的青睐,成为饲料配比 中比例最大的不可或缺的蛋白饲料。然而,豆粕中还存在包括胰蛋白酶抑制剂在内的多 种抗营养因子,极大地影响了豆粕的饲用价值。采用生物发酵法对豆粕处理后再用于养 殖动物的饵料加工,可以达到在不影响豆粕营养成分的情况下去除抗营养因子的目的, 同时对于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还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已有关于利用酵母菌、乳酸菌及 枯草芽孢杆菌等单独发酵或混合发酵去除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报道,所用酵母菌包括掷 孢酵母、热带假丝酵母、树状假丝酵母等,但尚未见到利用海洋红酵母发酵豆粕生产饲 料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洋红酵母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它能有效清除豆粕饲料 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不饱和脂肪酸、小分子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提高养殖动物对 豆粕的消化和吸收效率,有效补充虾青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并有助于改善养殖动物肠道 微生态区系,从而提高豆粕饲料的营养价值。
一种海洋红酵母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配制豆粕固体发酵基料,混入营养补充 剂,制成固体发酵培养基,其特征是向固体发酵培养基中接种海洋红酵母和乳酸菌菌种, 经固体发酵后获得海洋红酵母发酵饲料。
本发明的优点是:1、豆粕中大分子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类,提高了蛋白质的消 化吸收率,并通过微生物转化进一步平衡了氨基酸的组成;2、发酵饲料中补充了由于粘 红酵母代谢引入的虾青素等生理活性物质,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3、发酵饲料中的乳 酸菌对于改善养殖动物肠道的微生态区系具有积极的作用;4、发酵成本低廉、发酵条件 和设备要求低,工艺流程操作简便,投资小,适合养殖业户和饲料加工厂的小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所述的海洋红酵母为粘红酵母或深红酵母,所述的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 沙克乳杆菌或乳酸片球菌;所述的配制豆粕固体发酵基料:将豆粕、花生粕、麸皮粉碎 后,按照12-20∶0-6∶0-2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所述的营养补充剂由酵母膏、KH2PO4、 NaCl、(NH4)2SO4、蔗糖和水所组成,它们的重量千分浓度依次分别为2-5‰、0.1-0.4‰、 0.5-1.5‰、1.5-4‰、20-40‰,其余为水,pH为5.5-6.0,可用HCl或NaOH水溶液调节; 所述的固体发酵培养基由固体发酵基料与营养补充剂所组成,两者的重量比例范围为 1∶1.1-1.4,制备时,将它们混合均匀,蒸煮5分钟以上;所述的固体发酵:将培养至对 数期的海洋红酵母和乳酸菌种子液,分别按照重量百分浓度为4-10%和2-5%的比例接种 在固体发酵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后按2-12cm的厚度铺于托盘内,用双层聚丙烯薄膜封 盖严实,于28-40℃固体发酵24-72h,并保证环境湿度在80%以上。
发酵完成后,发酵豆粕可以经65℃以下低温烘干后,粉碎;对于即时使用的产品, 不必进行烘干处理,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发酵豆粕中虾青素等营养因子的生理活性,也 可减少因烘干而导致的部分有益微生物的损失。
实施例一
将豆粕、花生粕和麸皮粉碎后,将三者按照17∶2∶1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制成 1000g豆粕固体发酵基料;另将酵母膏5g、KH2PO40.2g、NaCl 1g、(NH4)2SO43.5g、蔗 糖40g和水混合,制成1000g营养补充剂,用1M的HCl水溶液调pH值为6.0;将上述 固体发酵基料混入营养补充剂,两者按照1∶1.2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制成固体发酵培 养基,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扎紧袋口,于100℃蒸煮8分钟,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87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电解电容器的热处理装置
- 下一篇:超耐压铝电解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