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道路交通信息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7250.1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1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邓天民;于勇;邵毅明;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74***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交通 信息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图像处理及交通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交通基础信息检测常用的技术有环形线圈、微波、超声波、视频等几种, 微波或超声波检测产品其安装位置和角度要求较高,线圈检测技术是目前使用 最多、精度较高的检测手段,但要求设置于路面土木结构中,对路面有损坏, 施工和安装不便,且安装数目较多。视频处理技术的独特优势,在交通基础信 息采集系统采用视频处理已成为现代智能交通(ITS)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视频 交通基础信息检测技术是顺应高科技发展趋势,完全克服了微波和超声波检测 技术中存在的对位置和角度要求高的主要问题;完全克服了线圈破坏路面、维 护费用高等缺陷;它适合于安装在道路上方,进行大区域、多目标检测与处理。
现有技术中的道路交通信息视频检测系统检测精度较低,如公开号为 CN10104280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所公开的交通信息传感器、交 通信息检测方法和系统,在车道上设置一条或多条虚拟线,通过检测所述视频 图像中所述虚拟线处的像素变化来检测通过所述虚拟线的车辆,这种检测方法 容易受光照等外部条件造成的场景变化影响,检测精度低,且难以对通过车辆 外形进行完整提取,获取车辆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检测精度较高 的道路交通信息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道路交通信息检测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道路交通现场的视频图像;
图像检测模块,接收所述图像获取模块获取的视频图像进行车辆通过判断, 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交通信息统计;所述图像检测模块通过如下方法进行车辆 通过判断,对图像获取模块获取的视频图像提取检测区域的视频信息,将检测 区域视频信息分解为R、G、B三基色分量图像数据,与背景图像的R、G、B 三基色分量图像数据进行差运算,将差运算结果与阈值比较,并对R、G、B三 通道分别统计比较结果数据,将比较结果统计数据进行融合,判断是否有车辆 通过;以及
信息传输模块,将图像检测模块统计的交通信息上传至管理中心。
进一步,所述图像检测模块包括一阈值更新子模块,根据当前视频图像色 调量,调节R、G、B三通道阈值;
进一步,所述图像检测模块包括一背景图像更新子模块,当连续50-150帧 图像的检测结果为无车辆通过时,则选择其中的一帧图像替换现有的背景图像。
进一步,所述图像检测模块采用根据融合后的比较结果统计结果初次判断 是否有车辆通过,当判断结果为有车辆通过时,再提取前10-25帧图像的判断 结果,如连续10-25帧图像的判断结果均为有车辆通过,则最终判定有车辆通 过;
进一步,所述信息传输模块通过无线方式将图像检测模块统计的交通信息 上传至管理中心;
进一步,所述图像检测模块包括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和DSP数字信 号处理器,其中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用于进行车辆通过判断,DSP数字 信号处理器用于进行交通信息统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道路交通信息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图像获取模块获取道路交通现场的视频图像并传输到图像检测模块;
2)图像检测模块提取步骤1)所获得的视频图像的检测区域视频信息;
3)图像检测模块将检测区域视频信息分解为R、G、B三基色分量图像数 据,并与背景图像的R、G、B三基色分量图像数据进行差运算;
4)图像检测模块将步骤3)获得的差运算结果与阈值比较,并对R、G、B 三通道分别统计比较结果数据;
5)图像检测模块将比较结果统计数据进行融合;
6)图像检测模块根据融合后的比较结果统计数据判断是否有车辆通过(通 过什么条件判断?请补充)。
进一步,当步骤6)判断结果为有车辆通过时,步骤6)之后还包括如下步 骤:提取前10-25帧图像的判断结果,如连续10-25帧图像的判断结果均为有 车辆通过,则最终判定有车辆通过;
进一步,当步骤6)判断结果为无车辆通过时,步骤6)之后还包括如下步 骤:提取前50-150帧图像的检测结果,当连续50-150帧图像的检测结果为无 车辆通过时,则选择其中的一帧图像替换现有的背景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72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