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易切削不锈钢303B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35532.8 | 申请日: | 2008-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3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冯爱新;曹宇鹏;董增武;赵光伟;王洋;王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1C5/52;C21C7/00;C21C7/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亚丽 |
| 地址: | 21201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切削 不锈钢 303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易切削不锈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下列组分:C 0.08-0.15%、Mn10-11%、Si≤0.8%、P≤0.03%、S 0.12-0.15%、Cr 13-14%、Ni 3-4%、Cu 0.3-0.6%,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微量杂质元素。
2.生产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切削不锈钢的方法,包括冶炼、浇注、坯料锻轧及坯料锻轧件热处理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在冶炼过程中,包括以下操作:
(1)在电炉初炼时的熔化期和氧化初期,氧化钢水充分脱P,直至P的含量占总钢水质量≤0.03%;脱硅,使硅的含量占总钢水质量≤0.80%;
(2)还原期脱氧、调S,使S的含量控制在占总钢水质量0.12-0.15%之内;
(3)补加合金元素:主要是通过炉中分析,调整锰、铜、铬、镍的含量,从而使锰的质量百分比达到10-11%,铜的质量百分比达到0.3-0.6%,铬的质量百分比达到13-14%,镍的质量百分比达到3-4%。
(4)在精炼炉冶炼时,进行脱碳、除气和微调合金元素;初炼后的钢水进入VOD炉真空精炼,抽空时间不少于8分钟,真空度不大于1.5mbar,达到氧的含量<30ppm、氮的含量<80ppm、氢的含量<2.5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55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