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N-(叔丁氧基羰基)噻唑烷酸类化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4101.X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7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亮;宋忠诚;马高远;吕鹏程;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7/06 | 分类号: | C07D277/06;A61K31/426;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嘉栋 |
地址: | 210093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叔丁氧基 羰基 噻唑 烷酸类 化合物 及其 制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新型N-(叔丁氧基羰基)噻唑烷酸类化合物及其制法和作为抗菌药物的拥堵。
背景技术
当前,杂环类化合物由于重要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已经被研究得很深入。在这些化合物中,噻唑和噻唑烷类衍生物最近被广泛关注(A.Serganov,et al.Nature2006,42,993-1003;J.Yang,et al.J.Med.Chem.2008,51,2100-2107.)。据报道,2-取代噻唑-4(R)的羧酸(TCAs)可以防止诱发肝高剂量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H.T.Nagasawa,et al.J.Med.Chem.1982,25,489-491.)。这些TCAs通过非酶催化开环和水解作用释放巯基氨基酸作为药的形式。据推测,这些半胱氨酸的释放通过生化性的氨基酸胎前体运输给细胞,从而达到提高肝脏内谷胱甘肽(GSH)的水平。GSH是辅酶的介导,它能够调节保护电物种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氧化代谢对乙酰氨基酚的肝细胞色素P-450系统(S.C.Yu,et al.Chem.Eur.J.2008,14,7066-7071.)。
迄今为止,人们对噻唑烷酸类化合物的研究局限在从含有这类化合物的植物中提取分离后再研究它们的生物活性,而关于针对性地设计合成噻唑烷酸类化合物的报道并不多。本发明设计并合成了一类新型的N-(叔丁氧基羰基)噻唑烷酸类化合物,并对它们抗细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这些化合物不仅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菌株,而且有些还可以抑制革兰氏阴性菌株,这是以前的文献未曾报道过的。N-(叔丁氧基羰基)噻唑烷酸类化合物显示了比阳性对照青霉素和卡那霉素有着更好的抗菌活性。如果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可以成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抗菌性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新型的N-(叔丁氧基羰基)噻唑烷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类N-(叔丁氧基羰基)噻唑烷酸类化合物,它有如下通式:
式中:
R1=H、MeEt、叔丁基、F、Cl、Br、I、OH、N(Me)2、NO2、NH2、OMe或OEt;
R2=H、Me、Et、叔丁基、F、Cl、Br、I、OH、N(Me)2、NO2、NH2、OMe或OEt;
R3=H、Me、Et、叔丁基、F、Cl、Br,I、OH、N(Me)2、NO2、NH2、OMe或OEt;
R4=H、Me、Et、叔丁基、F、Cl、Br、I、OH、N(Me)2、NO2、NH2、OMe或OEt;
R5=H、Me、Et、叔丁基、F、Cl、Br,I、OH、N(Me)2、NO2、NH2、OMe或OEt。
一种制备上述N-(叔丁氧基羰基)噻唑烷酸类化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将1.0mmol中间体N未取代的噻唑烷酸化合物用25mL 1,4-二氧六烷溶解,加入10mL水稀释,在冰水浴条件下慢慢然后加入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溶液(10%),然后再加入等物质的量的叔丁基碳酸酐,室温下搅拌5小时,抽去90%溶剂,加入5mL的水,用1mol/L的稀盐酸调节Ph值到中性,再加入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再用饱和的食盐水洗涤数次,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后抽干溶剂得到上述的N-(叔丁氧基羰基)噻唑烷酸类化合物。
其反应式如下: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新型的N-(叔丁氧基羰基)噻唑烷酸类化合物不仅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菌株,而且有些还可以抑制革兰氏阴性菌株,都是以前的文献未曾报道过的。结果还表明其中一个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因而可以有潜力成为一类噻唑烷类抗菌药。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应注意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原料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41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