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蜂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3618.7 | 申请日: | 200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1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祥 |
主分类号: | A23L1/08 | 分类号: | A23L1/08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严生;张媛德 |
地址: | 675400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蜂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蜂蜜硬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蜂蜜是一种天然绿色的保健营养食品,由于蜂蜜为液态,携带、保存十分不方便,也有生产固体蜂蜜的方法,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88068.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固体蜂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新鲜液体蜂蜜为原料,经解晶液化、浓缩、过滤预处理工艺后,然后将液体蜂蜜按一定比例添加羟丙基淀粉作为速溶改性剂,添加大豆肽作为风味产生剂,添加β-环状糊精作为风味增强剂,混合配料后,经滚筒干燥机干燥,再经粉碎,即得固体蜂蜜。该方法添加了辅料,使得固体蜂蜜的有效成分减少,口味虽佳,但是营养成份不足。而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18475.9的发明专利也公开了一种固体蜂蜜的生产方法,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把来源不同的蜂蜜原料调配均匀;对调配好的蜂蜜进行预热,保证蜂蜜能流动抽取,方便后续加工;预热温度为20℃-35℃。在水浴融蜜缸内加热已预热后的蜂蜜,同时不断搅拌,使蜂蜜温度达到50℃-55℃;用真空抽滤去除蜂蜜中蜡屑等杂质,采用1~3级的过滤方式,使蜂蜜过滤后的粒度达到100-150目以上;测定过滤后的蜂蜜浓度,以利于设定蜂蜜的干燥参数;采用微波真空干燥设备进行微波真空干燥,温度控制在35℃-50℃,真空度为-0.8Mpa~-0.9Mpa,经设定时间使蜂蜜含水量达到2%-8%;冷却粉碎;真空包装后得固体蜂蜜,但是该方法的工艺条件较难掌控,方法烦琐。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95282.3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固体蜂蜜的生产方法,它包括有以下步骤:在原料蜂蜜中加入辅助脱水剂,调配均匀后备用,其中原料蜂蜜与辅助脱水剂之间的重量比为100∶30~80;将调配好的蜂蜜铺于干燥盘上;采用真空干燥设备,在设定温度为50℃~85℃的条件下,对蜂蜜进行真空干燥;将干燥后的蜂蜜放入气流超微机中进行超微粉碎,使其粒度在80目~500目;对粉状蜂蜜进行包装成形。该方法是直接将蜂蜜中的水分干燥处理后得固体蜂蜜,但是由于直接干燥的温度较高,很容易破坏蜂蜜中的有效成份,使得产品丧失原有的营养保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携带、保存方便的固态蜂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固体蜂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主要包括选料、混合、结晶,为:
a.选料,选择结晶核小的细腻蜂蜜作为结晶诱导剂;
b.将蜂蜜在50℃-55℃的温度下浓缩至39℃-45°Bé 或含水量25%-14%之间,降温;
c.降温至40℃时,将步骤a选好的细腻蜂蜜加入步骤b所得的蜂蜜中;
d.搅拌,继续降温至10-14℃,控制空气湿度≤58%,蜂蜜再结晶,即得固态蜂蜜。
步骤a所述的细腻蜂蜜,结晶核直径≤0.02mm。
步骤c所述的加入细腻蜂蜜,其添加的重量百分比为10%-15%。
所述的固体蜂蜜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结晶核直径不大于0.02mm的细腻蜂蜜作为结晶诱导剂加入到一定浓度的蜂蜜中,并降温,搅拌,控制空气的湿底低于58%,在此条件下,蜂蜜中所含的水分向空气中排放,当温度降至10-14℃时,蜂蜜再结晶,提取所得结晶,即为本发明所述的固态蜂蜜。本发明工艺简单,工艺过程容易控制,结晶温度较低,很好地保护了蜂蜜的有效营养成份,且无需另外添加辅料就可实现液态蜂蜜的固化,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蜂蜜的原来风味和营养,给人们保存、携带和食用蜂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固体蜂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主要包括选料、混合、结晶,为:
a.选料,选择结晶核小的细腻蜂蜜作为结晶诱导剂,结晶核的直径≤0.02mm;
b.将蜂蜜在50℃的温度下浓缩至39°Bé 后,或含水量25%降温;
c.降温至40℃时,将步骤a选好的细腻蜂蜜加入步骤b所得的蜂蜜中,细腻蜂蜜添加的重量百分比为10%,加入的过程中继续降温;
d.边加入边搅拌,继续降温至10℃,并控制空气湿度≤58%,蜂蜜再结晶,即得固态蜂蜜。
实施例2
一种固体蜂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主要包括选料、混合、结晶,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祥,未经陈建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36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氮化铝或氧化铍的陶瓷覆盖晶片
- 下一篇:电动机换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