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集、回收痕量DNA的试剂及试剂盒和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3535.8 | 申请日: | 200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7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罗瑛;柳海涛;唐文如;李安;史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093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集 回收 痕量 dna 试剂 试剂盒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法医物证生物学、人类学、刑侦学等领域的个体识别、亲子鉴定等DNA检 测、鉴定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采集、回收痕量DNA的试剂及含有该试剂的试剂盒和应用 方法。
背景技术
在法医侦检工作中,犯罪现场的法医学物证的鉴定和检出,对于及时有效地指证犯罪 分子,打击犯罪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案例中,嫌疑人或事件责任人往往在现场遗留有汗潜指纹。以往对现场指纹一 直从形态学线条特征进行比对达到个体认定的目的,随着作案手段的日趋多样化、复杂化, 单纯依靠形态学线条特征认定个体已经不能满足案件侦破的需要。DNA检测技术的发展, 为汗潜指纹的DNA检验鉴定提供了条件,利用高科技生物技术检出犯罪现场的痕量残留 DNA,可为找出或指证犯罪嫌疑人提供科学依据。
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是广泛存在于人类基因组中的一类具有 长度多态性的DNA序列.它由2~6个碱基对构成核心序列,呈串联重复排列,其长度多态性 主要由核心序列拷贝数目的变化而产生。一般认为,人类基因组平均每6~10kb就有1个 STR基因座,不同STR基因座的组合产生了极为丰富的基因座图谱信息,为法医物证学中的 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提供了基础。STR-DNA分型技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也得到广大司法部 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高度重视,从而在各类案件和事件的调查中发挥其作用。
然而,由于犯罪现场的DNA残留量甚微,痕量法医物证DNA采集、回收率低是导致 后续的DNA检出率低,STR分型失败,不能指认犯罪个体的主要原因。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和文献报道犯罪现场痕量DNA提取与STR分型的案例(步嵘and 王耀平1999;方慧and胡家伟2000;顾丽华,平原et al.2003;巴华杰,刘冰泉et al.2007;陈荣华,宋清et al.2007)。其主要的技术包括:
1、采用蒸馏水进行DNA样品采集。对于汗潜指纹DNA采用二步擦拭法采集DNA。即先用 蘸有蒸馏水的棉条擦拭一次,再用干棉条擦拭一次,将两次回收的样品合并用于下面 的DNA提取、纯化。
2、采取5%Chelex-100或5%Chelex-100与Microcon-100浓缩柱联合提取DNA。
3、在STR-DNA扩增条件方面,主要采用Profiler Plus(美国ABI公司)试剂盒的10ul 扩增体系。
目前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水溶性样本的检出率较高,如从现场遗留的血痕,体 液痕迹(郑会芬,董研et al.2006),甚至吃剩的食物上可以检测到罪犯的DNA(张晓红, 唐建新et al.2006),然而对于不同材质上残留的汗潜指纹的DNA检测尤为困难(顾丽华, 平原et al.2003;董研,张晨et al.2006)。而汗潜指纹则是犯罪现场最常留下的法 医物证,对这一样品DNA的成功检出可以极大地提高法医物证DNA的检出率。
前期现场DNA样品采集技术的限制,大大影响了痕量DNA,特别是汗斑指纹DNA的检 出效率。
参考文献:
1、巴华杰,刘冰泉,et al.(2007).″Chelex-100法提取滤纸血痕DNA影响因素的比较.″法医学杂志23(5):347-348.
2、方慧and胡家伟(2000).″用Chelex-100提取骨骼DNA的研究.″刑事技术(2):16-17.
3、步嵘and王耀平(1999).″以Chelex100为介质抽提DNA.″中华病理学杂志28(5):379-380.
4、董研,张晨,et al.(2006).″汗潜指印的str分型检测在案件中的应用.″法医学杂志22(1):74-75.
5、张晓红,唐建新,et al.(2006).″Chelex-100法在微量检材DNA检验中的应用2例.″广东公安科技(3): 69-70,72.
6、郑会芬,董研,et al.(2006).″现场散布血迹dna检案1例.″法医学杂志22(2):129-1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35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本体学习的Web服务语义提取方法
- 下一篇:光学倾斜仪反位检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