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法炼锌生产过程中对压滤渣饼的水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2658.X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8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杰;刘茨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中八一锌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9/00 | 分类号: | C22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4204 陕西省汉中市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法 生产过程 压滤 水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炼技术领域,涉及的是锌的冶炼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湿法炼锌生产过程中对压滤渣饼的水洗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在湿法炼锌的生产过程中,矿浆经过浓密池和压滤机进行矿浆液固分离之后所产生的压滤渣饼中含有10%或更高的硫酸锌。目前锌冶炼厂大多采用浆化法和水洗法回收这一部分硫酸锌。浆化法即在压滤结束后将滤饼排入浆化槽中与加入的热水进行充分搅拌洗渣作业并进行二次压滤。其特点是工艺简单、易操作,但它的主要缺点是工序多、用时多,工人操作劳动强度大,而且残留硫酸锌仍然较高,达到3%或更高。水洗法是在压滤结束后在压滤机上直接用热水对压滤渣饼进行水洗,把滤饼中留存的硫酸锌洗脱出来。具体生产方法是,压滤作业结束后关闭压滤泵,先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锌量低的废水,比如洗电解阴极板产生的洗板水、清洗压滤布产生的洗布水等通过泵打入压滤机对压滤渣饼进行10~15分钟的水洗作业,然后换用干净的热水分四次进行水洗作业,每次20~30分钟。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劳动强度小,可以自行消化前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但是由于水洗用的热水是从压滤机的唯一进料孔进入压滤机,洗脱水又是从压滤板上固定的一个滤液孔流出,水流方向和路线都固定不变,使得靠近水流的渣饼能被充分水洗,而远离水流的渣饼水洗就不充分,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洗到,造成水洗不匀,压滤渣饼中残留硫酸锌仍然较多,常在0.5~3%范围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湿法炼锌生产过程水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对压滤渣饼中残留硫酸锌能够洗脱得更加彻底,而且用水量更少的水洗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湿法炼锌生产过程中对压滤渣饼的水洗方法,其特征是在料浆进入压滤机之前,先在压滤机的每两个压滤板之间竖直插入一张板式中空的水洗板,然后进料、压滤,压滤结束后将热水打入水洗板内腔,使热水通过水洗板两个面上均匀分布的通孔流到两侧的压滤渣饼上,并透过渣饼从压滤板的出液孔排出,直至洗脱水中含锌量小于5g/l为止。
上述方案中,热水的温度为85~95℃。这种水温洗脱效果好,而且安全。
本发明水洗方法保证了洗涤热水均匀、持续的从压滤渣饼中透过,使压滤渣饼的各个部位都能得到充分、一致的洗涤,洗脱效率高,干净、彻底,洗脱后渣饼中硫酸锌的残留量在0.4%以下,不仅提高了锌的冶炼直收率,而且大大减少了洗涤用水量,也减少了后续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在欲压滤的料浆进入压滤机之前,先在压滤机的每两个压滤板之间竖直插入一张板式水洗板,水洗板上也装有滤布。这种水洗板是中空的,上部有相互连通的进水口,两个面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下部侧壁上有出水口,出水口上有开关阀门。打开水洗板出水口阀门,然后进料、压滤。压滤液一部分从压滤板的滤液孔流出,水洗板附近的压滤液通过水洗板上的通孔进入其内腔,从出水口排出。压滤结束后关闭水洗板的出水口阀门,将85~95℃热水打入水洗板内腔,热水便通过水洗板两个面上的通孔流到两侧的压滤渣饼上,并透过渣饼从压滤板的出液孔排出。
整个水洗过程分四个阶段,在前三个阶段中,每个阶段末停止进水1~3分钟,待洗脱水全部流出后,再进行下一阶段水洗。控制前三个阶段末洗脱水中的含锌量,使其依次达到80±3g/l、60±2g/l、20±2g/l,并使最后一个阶段末的洗脱水含锌量小于5g/l。将第一阶段的洗脱水与压滤液合并。
生产中有多个压滤水洗槽同时工作,可将本水洗槽的第二阶段洗脱水与生产废水,例如洗电解阴极板产生的洗板水、清洗压滤布产生的洗布水等合并,作为下一个水洗槽第一个水洗阶段的洗涤用水;本槽第三阶段的洗脱水作为下一个水洗槽第二水洗阶段的洗涤用水;第四阶段的洗涤用水是清水,该阶段洗脱水作为下一个水洗槽第三水洗阶段的洗涤用水。这样循环使用洗涤用水能够大量减少清水的用量,而且能够减少后续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中八一锌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汉中八一锌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26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