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PbS薄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32425.X 申请日: 2008-11-25
公开(公告)号: CN101429679A 公开(公告)日: 2009-05-13
发明(设计)人: 曹丽云;韩文;黄剑锋;殷立雄;李嘉胤;刘星;董海锋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30B29/46 分类号: C30B29/46;C30B30/02;C25D9/08;H01L31/032;H01L31/18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震国
地址: 710021陕西省***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纳米 pbs 薄膜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PbS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纳米PbS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最近几十年,随着电子器件性能的不断提高和材料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薄膜材料的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目前它已成为真空、微电子和材料科学中一个最活跃的边缘学科。可以说在今天的固态电子器件与电路中,几乎难以找到没有薄膜的部分,薄膜材料以其独特的工艺和优良的性能而日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得以广泛应用。

在各种电子和光电子装置中多晶半导体薄膜的应用越来越广。元素化合生成像PbS、PbSe、PbTe等铅盐,它们在半导体上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它们以单晶或多晶的形式被用作红外探测器的窗口,更多的是最近被用作为红外发射器及太阳能控制器的覆料。相对于其他半导体,铅盐所体现出来的性质是独特的,由于这些原料在科技上的重要性,它们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作为Ⅳ族~Ⅵ族半导体中的重要一员,硫化铅(PbS)由于具有小的直接带隙能(0.41eV,300K)和较大的激子玻尔半径(18nm),其纳米晶已被广泛应用于发光二极管(LED)、生物荧光探针、摄影、红外探测、Pb2+离子选择性传感器和太阳能接收器等方面。

PbS薄膜用途较多,但目前我国对PbS薄膜的研究较少,在仅有的少量报道中,多数都是对其红外探测器及某方面性质的介绍,很少有对其结构、制法、应用等全面的介绍。国外虽有少量介绍PbS薄膜制备方法的报道,但其制备方法多数较复杂,且杂质较多。如A.Mondal,N.Mukherjee[A.Mondal,N.Mukherjee.Materials Letters,2006,60:2672-2674]以Pb(OAc)2和Na2S2O3为前驱液,以EDTA为络合剂,采用原电池电化学沉积法合成了纳米PbS薄膜;S.Seghaier,N.Kamouna,R.Brini[S.Seghaier,N.Kamouna,R.Brini.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06,97:71-80]等人以Pb(NO3)2和硫脲为原料,在NaOH中采用化学浴沉积法合成了纳米PbS薄膜;J.Puiso,S.Tamuleviciusa,G.Laukaitisa[J.Puiso,S.Tamuleviciusa,G.Laukaitisa.Thin Solid Films,2003,428:223-226]等人以醋酸铅和三乙醇胺混合液加入硫代乙酰胺为前驱液,采用SILAR法合成纳米PbS薄膜;R.R.Hawaldar,G.G.Umarji,S.A.Ketkar[R.R.Hawaldar,G.G.Umarji,S.A.Ketkar.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2006,132(1-2):170-173.]等人将含有H2S的饱和CCl4溶液注射到含有Pb(NO3)2的溶液表面接触发生反应,制得纳米PbS薄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沉积时间短,沉积面积大且制得的薄膜均匀致密的纳米PbS薄膜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将分析纯的Pb(NO3)2加入蒸馏水中,搅拌后配制成Pb2+浓度为0.01mol/L~0.5mol/L的透明溶液,所得溶液记为A;

2)将分析纯的Na2S2O3·5H2O加入蒸馏水中,搅拌后配制成S2O32-浓度为0.01mol/L~10mol/L的透明溶液,所得溶液记为B;

3)将分析纯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蒸馏水中,搅拌后配制成浓度为0.0025mol/L~0.125mol/L的透明溶液,所得溶液记为C;

4)向A溶液中分别加入溶液B和溶液C,使得混合溶液中[Pb2+]∶[S2O3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1~20)∶0.25的摩尔比,并不断搅拌,调节pH值为1.5~4.0,形成前驱物溶液,所得溶液记为D;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24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