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厚膜无溶剂热喷快干重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31437.0 | 申请日: | 2008-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1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翰锋;张光;张东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七维防腐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5/08;B05D7/24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 地址: | 471003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厚膜无 溶剂 快干 防腐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超厚膜无溶剂热喷快干重防腐涂料,其特征在于:由甲、乙两种组份构成;其中甲组份即色漆组份包括:(wt%):环氧树脂20.0~35.0活性稀释剂3.0~5.0增塑剂2.0~5.0消泡剂0.5~1.5触变剂1.5~3.0润湿分散剂0.5~2.0防锈颜料20.0~30.0防开裂填料20.0~30.0自制触变性浆体7.0~18.0;其中自制触变性浆体组份包括:(wt%):环氧树脂60.0活性稀释剂10.0增塑剂15.0触变剂15.0;其中乙组份即固化剂组份包括:(wt%):固化剂40.0~55.0固化促进剂2.0~2.5触变剂2.0~3.0耐磨填料40.0~50.0:
所述的甲组份、自制触变性浆体中环氧树脂为E-51环氧树脂、E-54环氧树脂、E-44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的甲组份、自制触变性浆体中活性稀释剂是正丁基缩水甘油醚、烯丙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的甲组份、自制触变性浆体中增塑剂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聚硫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的甲组份消泡剂是德谦6800、BYK066N、BYK-A530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的甲组份、自制触变性浆体、乙组份中触变剂是聚乙烯蜡、气相二氧化硅、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的甲组份润湿分散剂是BYK-220s、BYK-405、AT-203中的一种;
所述的甲组份防锈颜料是磷铁粉、铁黑、云母氧化铁红或云母氧化铁灰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的甲组份防开裂填料是云母粉、滑石粉、石棉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的乙组份耐磨填料是金钢砂、石英砂、刚玉中的一种;
所述的乙组份固化促进剂为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即DMP-30;
所述的乙组份固化剂是腰果壳油改性胺、改性芳香胺、曼尼期碱类固化剂中的一种或是其中多种组合调配而成。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超厚膜无溶剂热喷快干重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四个工艺部分进行:
1)、自制触变性浆体组份的制备工艺如下:
a、将所需量的环氧树脂、增塑剂按比例加入分散罐中,高速分散,调配成改性树脂物;
b、低速搅拌步骤1中改性树脂物,将所需量的触变剂、活性稀释剂逐步加入其中,然后高速分散15~20分钟;之后于三辊研磨机上研磨至细度合格;
c、控制细度,细度计满板基本无颗粒为合格。即得到透明膏状触变剂产物;
2)、甲组份(色漆组份)的制备工艺如下:
a、将所需量的环氧树脂用定量的增塑剂、活性稀释剂进行处理后,中速分散调配成改性树脂物;低速搅拌分散下,逐步依次加入定量的消泡剂、触变剂、润湿分散剂混合后,高速分散10-15分钟,得到混合物I;
b、称取所需量的已进行干燥处理的颜、填料,先进行初步混合,得到粉料混合物II;
c、将粉料混合物II和自制触变性浆体在低速搅拌下逐步加入到混合物I中后,高速分散20~25分钟,即得到甲组份,筛网过滤,称重,包装;
3)、乙组份(固化剂组份)的制备工艺如下:
a、称取所需量的固化剂、固化促进剂、触变剂加入到分散罐中,高速分散10~15分钟,得到混合物I;
b、称取定量的耐磨填料加入到混合物I中,再高速分散20~25分钟,即得乙组份,筛网过滤按比例分装即可;
使用时,甲组份∶乙组份=(2.3~3.0)∶1,采用高压无气双管喷涂机热喷涂施工成膜;
施工时,将甲、乙组份分别倒入双组份喷涂机的两个预热设备中加热至50℃并搅拌均匀,按调制好的电子配比,通过远端混合器,连续高压无气喷涂至表面处理合格的基材上,获得表面光滑、干燥快、物理机械性能良好的漆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七维防腐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洛阳七维防腐工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14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