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爆菜粕和棉粕进行多菌种发酵生产蛋白饲料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0648.2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1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举;汪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龙腾高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0 | 分类号: | A23K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00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爆菜粕 进行 菌种 发酵 生产 蛋白饲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杂粕类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优质蛋白饲料的技 术,具体的说是采用汽爆菜粕和棉粕后,再用多菌种固体发酵生产的 优质蛋白饲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豆粕涨价,使养殖成本大幅度上升。一些杂粕类, 如菜粕、棉粕由于本身具有毒性,如菜籽粕中的介子甙,棉粕中的游 离棉酚使其在饲料中的添加量受到限制,虽然杂粕类脱毒技术已有很 多成功报道,但由于除脱毒外,还有适口性、氨基酸平衡等问题,仍 然限制其取代豆粕的用量。
本发明利用汽爆方法进行杂粕脱毒,利用高压仓内瞬间高温,可 使杂粕内的毒素,如菜籽粕中的芥子甙、棉粕中的游离棉酚、油菜粕 中的硫甙及芥酸等,全部破坏;对破坏毒素后的杂粕,再通过微生物 发酵处理,使杂粕的毒素彻底降解。同时在多菌种发酵中,通过好氧 及厌氧发酵,使微生物大量增值,其结果不仅提高了发酵杂粕料中的 蛋白水平,而且部分蛋白质在发酵时转化为菌体蛋白,这本身也改变 了菜粕、杂粕的营养品质,更可贵的是在蛋白质降解物,包括多肽、 小肽、氨基酸,具有生理功能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协同性。特别是小 肽的主动吸收功能,打破了以往的氨基酸的平衡理论,使处理后的菜 粕、棉粕具有更好的消化吸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汽爆菜粕 和棉粕进行多菌种发酵生产蛋白饲料及制备方法,利用汽爆方法进行 杂粕脱毒后,再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使杂粕的毒素彻底降解,其生 产出的蛋白饲料具有味道香,同时含有大量的B族微生物、多种酶及 小肽等活性物质,不但可以取代豆粕,同时还具有促生长、抗病的功 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爆菜粕和棉粕进行多菌种发酵生 产蛋白饲料,以菜粕和棉粕为主料,以肉骨粉、秸秆、果渣为辅料, 接入一组好氧液体菌种和厌氧液体菌种,制得蛋白饲料,各原料与液 体菌种的重量份数及加入比例是:菜粕30—40份、棉粕20—30份、 肉骨粉10—15份、秸秆10—20份、果渣3—5份,好氧液体菌种的 加入量为菜粕、棉粕、肉骨粉、秸秆和果渣总重量的5%,厌氧液体 菌种的加入量为菜粕、棉粕、肉骨粉、秸秆、果渣和好氧液体菌种总 重量的5%。
本发明,所述的好氧液体菌种,由组成好氧液体菌种的原菌种、 组成好氧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和水制成,组成好氧液体菌种的原菌种、 组成好氧液体菌种的培养基与水的重量份数及加入比例是:组成好氧 液体菌种的原菌种3%,组成好氧液体菌种的培养基3%,余量为水。
本发明,所述的组成好氧液体菌种的原菌种,由枯草芽孢杆菌、 地衣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啤酒酵母菌、产朊假丝酵母菌、黑曲 霉菌和李氏木霉菌的菌种制成,各菌种的重量份数及加入比例是:枯 草芽孢杆菌10~20份、地衣芽孢杆菌10~20份、纳豆芽孢杆菌10~ 20份、啤酒酵母菌10~20份、产朊假丝酵母菌10~20份、黑曲霉 菌10~20份、李氏木霉菌10~20份。
本发明,所述的组成好氧液体菌种的培养基是:红糖、豆粕、可 溶性淀粉、酵母膏、磷酸二氢钾、氯化钠、硫酸锰、轻质碳酸钙和水, 各培养基的重量份数及加入比例是:红糖2~5份;豆粕1~2份;可 溶性淀粉1~2份;酵母膏0.6份;磷酸二氢钾0.3份;氯化钠0.1 份;硫酸锰0.03份;轻质碳酸钙2.5份,余量为水,混合后并将初 始PH値调整至7.0,温度控制在28℃,通气培养的通风量比为1∶ 0.75,培养30小时。
所述的通气培养的通风量比为1∶0.75是指:当发酵体积为1吨 时,每分钟的通气量为750升。
本发明,所述的厌氧液体菌种,由组成厌氧液体菌种的原菌种、 组成厌氧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和水制成,组成厌氧液体菌种的原菌种、 组成厌氧液体菌种的培养基与水的重量份数及加入比例是:组成厌氧 液体菌种的原菌种3%,组成厌氧液体菌种的培养基3%,余量为水。
本发明,所述的组成厌氧液体菌种的原菌种,由乳酸杆菌、植物 乳杆菌、双歧杆菌和光合菌的菌种制成,各菌种的重量份数及加入比 例是:嗜酸乳杆菌15~25份、植物乳杆菌15~25份、双歧杆菌15~ 25份、光合菌40~5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龙腾高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龙腾高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06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频眼镜
- 下一篇:一种频率域有源正交矢量型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