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比容量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30185.X | 申请日: | 2008-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9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文钟晟;李嵩;孙俊才;季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4/02 | 分类号: | H01M4/02;H01M4/36;H01M4/64;H01M4/70;H01M4/66;H01M4/04 |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卫茂才 |
| 地址: | 11602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容量 复合 电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比容量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电极包括电极活性材料和集流体,由电极活性材料分散于集流体中构成;其中,电极活性材料是以碳为主要基体,以硅、锡或其化合物为活性体,以镍、铜或石墨,以及聚合物高温裂解碳为填充体,在高温下复合或化合而形成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中各物料的质量百分比为:硅粉或锡粉15~40%,镍粉或铜粉0~8%,石墨粉0~30%,聚合物高温裂解碳10~80%,所述的各粉体粒度可以为微米级、亚微米级或纳米级;集流体是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泡沫镍,泡沫铜或碳布。
2、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比容量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电极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在电极活性材料的合成过程中制备而成,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1)将电极活性材料的反应前驱体溶解在有机溶剂吡咯、丙酮、四氢呋喃或乙醇中,并挥发掉部分溶剂形成具有一定流动性的膏状物;反应前驱体各物料的质量百分比为:硅粉或锡粉15~40%,镍粉或铜粉0~8%,石墨粉0~30%,聚合物高温裂解碳10~80%;
(2)将集流体滚轧成所需厚度,并且裁成所需大小及形状;
(3)将(1)形成的膏状物搅拌均匀后,填入(2)的集流体材料中,在40~100℃温度范围内干燥,然后滚轧成所需电极片的厚度;
(4)将(3)制得的电极片前驱体移入通有惰性气体或惰性气体与还原性气体混合的密封装置中,设定升温速率和保温时间,升温速率为1~30℃/min,保温段的温度在600℃~1100℃之间,保温段的时间在30min~600min之间;
(5)反应结束后,在惰性气体或惰性气体与还原性气体的混合气体保护下,体系炉冷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018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身镶板和铆钉螺母固定的可编程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霍尔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