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纤维化学变性、涂料染色和溢流砂洗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28503.9 | 申请日: | 2008-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6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吕华利;任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博亿印染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M13/46 | 分类号: | D06M13/46;D06M16/00;C12S11/00;D06M11/50;D06P3/60;D06L1/12;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 地址: | 11401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纤维 化学 变性 涂料 染色 溢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变性涂料染色技术该技术在成衣染色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洗仿旧效果的休闲面料生产大多采用涂料染色和成衣石磨水洗工艺加工而成。产品存在手感和水洗牢度问题,其次存在花色适应范围及色泽重现性问题严重影响产品加工范围和服用性能。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路线长,容易造成产品质量波动,同时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并产生大量的生产废水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纤维化学变性、涂料染色和溢流砂洗方法及该方法在成衣染色中的应用,通过纤维化学变性方法来代替传统的涂料染色和石磨水洗工艺,该方法可提高产品水洗色牢度和手感,并缩短和简化了工艺过程,降低产品生产物质和能源消耗和废水环境污染。该工艺既适合于传统的印染加工方式还适合于成衣染色加工,两者可由互补转化为单一形式加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采用纤维化学变性、涂料染色和溢流砂洗方法,纤维制品在非碱性条件下,通过阳离子变性剂,对纤维素纤维进行阳离子化学变性反应,然后再进行涂料染色、溢流砂洗处理,使纤维制品形成传统的石磨水洗仿旧效果。
1)所述的化学变性及涂料染色的工作液配方为:
阳离子变性剂:1-3%(o.w.f,对制品重量)
复合酶:5-8%(o.w.f,对制品重量)
双氧水:4-8克/每升工作液
分散剂:1-2克/每升工作液
2)所述的阳离子变性剂是采用高活性季铵型阳离子醚化剂,其有效活性物含量≥69.5%,1,3二氯丙醇≤15ppm,环氧氯丙烷≤5ppm,阳离子变性剂的10%水溶液的pH值为5~7;
复合酶组分包括:
果胶酶40-45%(o.w.f,对制品重量)
纤维素酶15-20%(o.w.f,对制品重量)
分散剂采用乙二胺四乙酸;
3)工作液的制备方法:按所述成分的配方比例,将复合酶和分散剂溶于50-55℃的温水中并搅拌均匀,降温至室温,再加入双氧水搅匀,临用时加入预先制备的重量百分比为40%的阳离子变性剂的水溶液,获得工作液备用。
4)工艺方法:
①变性处理;采用连续方法,在漂白机上完成;接枝反应的蒸化温度为98-102℃,时间为30-45min,湿度为35%-40%;浸轧方式为多浸4轧,带液率130%。然后55-60℃热水洗涤后烘干;
②涂料染色;采用粒度为10-20μm纳米级涂料,通过传统的轧染工艺,(织物经浸轧-红外线一横导辊热风烘干);或传统的成衣染色工艺,(织物涂料染色与变性处理同浴处理)后脱水烘干;
③溢流砂洗;采用溢流砂洗和功能整理一浴相结合的方法,达到功能处理石磨水洗效果。
所述的纤维化学变性、涂料染色和溢流砂洗方法在成衣染色中的应用,在成衣染色中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1)化学变性与染色同浴:
工作液配方:
高活性季铵型阳离子醚化剂,1-3%(o.w.f);其有效活性物含量≥69.5%,1,3二氯丙醇≤15ppm,环氧氯丙烷≤5ppm,阳离子变性剂的10%水溶液的pH值为5~7;
涂料,X%
浴比:1∶12
化学变性与染色同浴方法为:将干的织物与所述工作液放入设备中在30-40℃的条件下循环1-2分钟,然后在75-80℃的条件下,变性、染色10-20分钟,进行水洗一道,水洗温度30-40℃,时间10-15分钟,然后脱水烘干;
2)砂洗功能整理;
工作液配方:
复合生物酶:5-8%(o.w.f);所述的复合生物酶包括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其中果胶酶40-45%(o.w.f)、纤维素酶15-20%(o.w.f);
功能整理剂:1-1.5%(o.w.f);
砂洗剂:15-20Kg/400Kg织物;
浴比:1∶12;
砂洗功能整理的方法是:将干的织物与所述工作液放入设备中在30-40℃的条件下循环1-2分钟,然后在30-40℃的条件下砂洗处理25-30分钟,进行水洗一道,水洗温度30-40℃,时间10-15分钟,然后脱水烘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博亿印染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鞍山博亿印染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85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三维石墨烯包覆单粒子纳米金刚石的含能容器
- 下一篇:一种造粒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