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芩中黄酮苷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8132.4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梁鑫淼;王艳萍;丰加涛;肖远胜;薛兴亚;章飞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H17/07 | 分类号: | C07H17/07;C07H1/0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周秀梅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芩 黄酮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黄芩中黄酮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样品前处理:称取原药材黄芩,加水煎煮提取2-3次,得到 黄芩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浸膏后依次进行醇沉、高速离心和膜分 离处理后得到膜分离组分,将膜分离组分上样于非极性大孔树脂柱, 分别采用不同体积浓度的乙醇洗脱,洗脱液浓缩,得黄芩大孔树脂分 离组分;
2)平行制备液相色谱分离:采用2-6个通道的平行制备液相色 谱,以粒径3-10微米的ODS系列中的固定相为色谱填料,以乙腈和 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乙腈的体积浓度从0-100%变化,对黄芩大 孔树脂分离组分进行纯化分离,采用DAD实时监控,共收集到四个 不同的目标组分,浓缩处理即得黄酮苷类化合物,它们分别为黄芩苷、 汉黄芩苷、白杨素-6-C-α-L-阿拉伯糖-8-C-β-D-葡萄糖苷和木蝴蝶素 A-7-O-葡萄糖醛酸苷;
加水煎煮提取2-3次的过程是指,将黄芩加入其重量6-10倍的水 煎煮提取1-3小时,过滤得到提取液;煎煮提取和过滤过程重复2-3 次,合并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0.9-1.10的浸膏,得到 黄芩水提组分;
所述浸膏至膜分离组分过程是指于浸膏中加入乙醇,使乙醇体 积浓度达到50-70%,室温静置12-24小时,过滤,滤渣弃去,取滤 液浓缩,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于所得浓缩物中再加入乙醇 使乙醇体积浓度达到75-85%,室温静置12-24小时过滤,滤渣弃去, 取滤液浓缩挥发除去乙醇,样品溶液经过10000-25000转/分钟的高速 离心机离心,得到黄芩醇沉组分;此醇沉组分再通过3000-6000Da的 膜分离,得到膜分离组分;
所述非极性大孔树脂分离过程为,将黄芩的膜分离组分上样于 非极性大孔树脂柱,上样量与分离材料体积比为1∶100-500,分别采 用流动相体积浓度5-15%和30-60%乙醇洗脱,每次洗脱的体积为3-5 个柱体积,流速为1-3个柱体积/小时;循环洗脱,收集采用体积浓度 为30-60%的乙醇洗脱时的洗脱液,洗脱液浓缩,即为黄芩大孔树脂 分离组分;
所述平行制备液相色谱的柱效为50000-150000塔板/米;色谱柱 长为100-300毫米,色谱柱内径为5-5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81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