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电控的外置电磁阀式三级阻尼可调油气悬架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27551.6 | 申请日: | 2008-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2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陈思忠;吴志成;杨林;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G17/019 | 分类号: | B60G17/019;B60G17/056;B60G1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张利萍 |
| 地址: | 10008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外置 电磁阀 三级 阻尼 可调 油气 悬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工具的油气悬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电控的外 置电磁阀式三级阻尼可调油气悬架,属于工程元件或部件领域。
背景技术
油气悬架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汽车悬架系统,在特种车辆和越野车辆 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油气悬架通过蓄能器和油 液减振器的共同作用,缓和地面的冲击,衰减车辆的振动,以改善汽车行 驶平顺性,提高汽车运行安全性,增强汽车乘驾舒适性。但由于油气悬架 仍然类属于被动悬架,其内部阻尼阀上油液流经的节流面积是固定的,卸 荷阀开阀压力也是固定的,一经设定无法实现可调的阻尼力。当汽车在超 出阻尼阀适应范围的路况下行驶时,就会失去应有的减振效果,致使减振 器失效,这种阻尼阀对路况的适应范围小,减振的可靠性差,而且使用的 寿命低。因此,在一些高档车辆上出现了阻尼可调的减振器,使得阻尼力 能在较大范围内调节,但由于此类减振器变阻尼执行机构在减振器内部, 结构虽然紧凑,但维修不便,同时,由于采用内置式结构,对部件的配合 精度及执行机构的控制精度等要求都较高,从而导致加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提高运行安全性、增强乘 驾舒适性,而提供一种可用于电控的外置电磁阀式三级阻尼可调油气悬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可用于电控的外置电磁阀式三级阻尼可调油气悬架,包 括活塞、缸筒、油管、阻尼阀、蓄能器、电子控制单元和车身加速度传感 器,其中活塞将缸筒分隔为两个互不相通的腔,缸筒上腔设有出油孔,通 形成了吸盘1内处于负压状态所产生的吸附力与导流涵道5内的螺旋桨3高速 旋转所得到的反向推力的综合作用而产生的力叠加效应,即吸盘对壁面作用的 吸附力为吸盘内的负压产生的吸附力与螺旋桨旋转产生的反推力的非线性叠 加,从而使机器人吸盘1对壁面2的总吸附力处在足够的阈值之内,不会低于 吸附力的临界吸附力,再通过合理设置缝隙调节装置6,使吸盘1与壁面2保持 最佳距离,可以使该总吸附力达到极大值。当机器人跨越较大障碍时,也能使 其在壁面上处于类似“浮动”的状态,在安装车轮(或履带)等移动机构的情况下, 即可保证机器人既能动态吸附在墙面上,同时也能灵活移动。
为了取得同样的推力并提高效率,可以采取螺旋桨级联的方式,既可以在 涵道5内沿轴向串联多个螺旋桨,见图4,也可使多个螺旋桨均布于吸盘平面。
以上所述的具体描述,对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 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 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 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节流面积可控型三级阻尼可调油气悬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开阀压力可控型三级阻尼可调油气悬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节流面积可控型三级阻尼可调油气悬架阻尼力- 速度曲线;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开阀压力可控型三级阻尼可调油气悬架阻尼力- 速度曲线;
其中:1-活塞、2-缸筒、3-阻尼阀、4-节流阀芯、5-节流阀芯、6-伸 张卸荷阀、7-电磁阀、8-蓄能器、9-电磁阀、10-节流阀芯、11-压缩卸荷 阀、12-伸张卸荷阀、13-伸张卸荷阀、14-油管、15-车身、16-车身加速度 传感器、17-电子控制单元、18-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用于电控的外置电磁阀式三级阻尼可调油气悬架, 共包括节流面积可控型三级阻尼可调油气悬架和开阀压力可控型三级阻尼 可调油气悬架两种结构形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75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烧砖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高速铁路轨道板预埋套管快速定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