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磷酸钒锂粉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6905.5 | 申请日: | 200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4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敬杰;于锋;杨岩峰;宋广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25/45 | 分类号: | C01B25/45;H01M4/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磷酸 钒锂粉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继镉镍、镍氢电池之后新一代二次电池。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而正极材料对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比能量、循环寿命等重要性能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是LiCoO2、LiMn2O4和LiNiO2。但钴资源缺乏,限制了LiCoO2的应用,LiNiO2难合成,在充放电过程中有明显的放热反应,可能引发安全问题,LiMn2O4在50℃附近工作时,容量衰减很快,这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因此寻找性价比更好的新材料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新型正极材料Li3V2(PO4)3因为具有安全性能好、成本低廉、结构稳定、电化学性能较好等特点,吸引了研究工作者的重视。该类材料的氧化还原电位较高,且具有特殊的三维离子通道,锂离子能很好地进行脱嵌,因此深受广大研究者们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Co价大幅度上涨,加速了人们开发新型Li3V2(PO4)3正极材料的步伐。应该说,Li3V2(PO4)3最有希望取代目前市场上主流材料LiCoO2。
Li3V2(PO4)3具有NASICON(Sodium SuperIon Conductor)结构,为单斜晶系,属于P21/n空间点群。它由PO4四面体和VO6八面体通过共用顶点氧原子而形成三维骨架结构,每个VO6八面体周围有6个PO4四面体,而每个PO4四面体周围有4个VO6八面体,这样就以A2B3(其中A=VO6,B=PO4)为单元形成三维框架结构。与具有一维隧道的橄榄石结构LiFePO4不同,Li3V2(PO4)3中每单元的3个锂离子都能很好地脱嵌。
由于在NASICON结构的Li3V2(PO4)3中所有的阳离子都通过很强的共价键与P5+构成稳定的(PO4)3-聚阴离子基团,因此晶格中的氧不易丢失,这使得Li3V2(PO4)3比二维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稳定得多,具有稳定的热力学性质,即使在脱出的Li+与过渡金属原子摩尔比大于1的时候仍然具有超乎寻常的稳定性。当1mol Li3V2(PO4)3中,有1mol、2mol、3mol Li+进行脱嵌时,其理论放电比容量分别为65.7mAh/g、131.5mAh/g、197.3mAh/g(比容量C=nF/3.6Mr,其中n为嵌入锂的摩尔数,F为法拉第常数,Mr为物质的分子量)。此外,由于Li3V2(PO4)3具有特殊的三维离子通道,更加有利于Li+的脱嵌,因此具有优异的放电比容量、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69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窑炉传动断轴报警装置
- 下一篇:石膏型真空增压浇注罐废气热量交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