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半导体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无制冷封装耦合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4108.3 | 申请日: | 200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8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谭满清;孙孟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半导体 辐射 发光二极管 制冷 封装 耦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管芯的封装耦合技术领域,尤其 涉及一种实现半导体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无制冷封装耦合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超辐射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性能介于半导体激光器和半导体 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光电器件,由于本身所具有的高输出功率、宽光谱、低 波纹系数、较小发散角等特性,使得它在国防、通信、医学等许多领域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说应用在光纤陀螺、光纤传感器、光纤通信系统、 光学层析成像方面等等。
惯性制导技术已经成为影响现代战争胜负的一个关键因素,光纤陀螺 技术则引领着未来惯性制导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由于光纤陀螺所具有 的全固态、高带宽、大动态范围、抗震动、抗电磁干扰等诸多优点,所以 在航天、航海、各种兵器等军事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光纤陀螺系统的核心器件就是半导体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模块,超辐射 发光二极管模块小型化、低成本化也就成为了解决光纤陀螺技术小型化、 低成本化的问题的关键。
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器件小型化、低成本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和需要。所以在此技术背景下本发明提出一种半导体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 无制冷封装耦合结构的设计方法,以实现半导体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模块的 小型化、低成本化。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半导体超辐射发光二 极管无制冷封装耦合的方法,以实现半导体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封装的小型 化和低成本化。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实现半导体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无制冷封装耦合的方法,该方法包 括:
在长方体管壳的底部焊接一散热基座;
在散热基座上靠近管壳后壁处焊接上一热沉;
将半导体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管芯衬底垂直焊接在该热沉上;
从该长方体管壳前壁耦合出出光尾纤,从长方体管壳的侧壁或后壁引 出管芯驱动电流的正负极两只管脚;
将该长方体管壳置于封焊机的全氮气氛围中,对该长方体管壳进行半 导体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管芯的无制冷封装。
上述方案中,所述散热基座是与该长方体管壳的底部面积相同的散热 铜板或木板。
上述方案中,所述散热基座的厚度是1mm。
上述方案中,所述热沉由氮化铝材料制作而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从该长方体管壳前壁耦合出出光尾纤,从长方体管 壳的侧壁或后壁引出管芯驱动电流的正负极两只管脚的步骤中,是采用方 形设计,通过激光焊接技术实现光纤耦合,通过金丝压焊技术实现管芯驱 动电流正负极导线的引出。
上述方案中,所述长方体管壳的长度范围为5.0mm至12.0mm,宽度 范围为3.0mm至8.0mm,高为4.5mm。
上述方案中,所述长方体管壳采用散热较好的可筏合金材料制作而 成。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实现半导体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无制冷封装耦合 的方法,用于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无制冷封装耦合,采用方形设计,管芯 衬底垂直焊接在散热热沉上,提高其散热能力。
2、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实现半导体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无制冷封装耦合 的方法,采用激光焊接方式来提高管芯的耦合效率和稳定性。
3、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实现半导体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无制冷封装耦合 的方法,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具有宽的工作温度范围,从而能实现在无制冷 器和热敏电阻情况下管芯保持正常工作的目的。
4、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实现半导体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无制冷封装耦合 的方法,实现简单,结构尺寸小,其体积和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具备小 型化的特点,实现了超辐射二极管模块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实现半导体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无制冷封装耦合的 方法流程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封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制作而成的半导体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无制冷 封装结构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制作而成的半导体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无制冷 封装结构的外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4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长可调谐的光纤激光器
- 下一篇:高压金氧半导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