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丹酚酸A两种晶型物质、制法以及药物组合物与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23651.1 申请日: 2008-10-06
公开(公告)号: CN101712618A 公开(公告)日: 2010-05-26
发明(设计)人: 杜冠华;吕扬;常颖;方莲花;王珂;杨秀颖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C69/732 分类号: C07C69/732;C07C67/52;A61K31/216;A61P9/00;A61P37/00;A61P3/06;A61P3/10
代理公司: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代理人: 何文彬
地址: 100050***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丹酚酸 两种晶型 物质 制法 以及 药物 组合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现了丹酚酸A在固体状态下的两种晶型物质存在形式;涉及发明了丹酚酸A固体物质的α晶型样品和β晶型样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利用晶型丹酚酸A的晶型固体物质作为活性成分制备开发出药物及其组合物在心脑血管系统、免疫系统、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特别是由于丹酚酸A的晶型固体物质影响了药物有效成分在生物体内的吸收速度、增强了生物体内血药浓度从而达到提高药物临床防治作用。 

背景技术

丹酚酸A,系统命名:3-{2-[2-(3,4-dihydroxy-phenyl)-vinyl]-3,4-dihydroxy-phenyl}-acrylic Acid 1-carboxy-2-(3,4-dihydroxy-phenyl)-ethyl ester。 

分子结构如下所示: 

现有技术中主要是公开了丹酚酸A的制备工艺和剂型。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000904.9中公开了北京克莱博医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联合发明的“制备富含丹酚酸A的丹参提取物的方法”[1],其中公开了丹酚酸A的提取制备方法(如下)。本发明是利用该提取方法获得丹酚酸A物质基础上研究开发出两种晶型固体物质,其主要提取步骤如下: 

(1)向丹参饮片或初粉中加入适量的提取溶剂进行回流提取或渗滤;过滤,得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加乙醇,边加边搅拌,至达醇浓度为40~90%,放置,使沉淀静置,取上清液浓缩,得浓缩液;或在一定温度下,加入澄清剂,搅拌,过滤,将滤液浓缩,得浓缩液。 

(2)将浓缩液在40~100℃的温度下保温6~72小时。 

(3)将上述保温后溶液用酸调节pH值为1~6;用有机溶剂萃取,得萃取液,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酸丙酯或乙酸丁酯;回收有机溶剂,得萃取物。 

(4)将上述萃取物用溶剂溶解;经色谱柱吸附,优选色谱柱中的填料为大孔树脂、凝胶或聚酰胺;洗脱;收集并合并含有丹酚酸A的组分,干燥,得富含丹酚酸A得丹参提取物。 

在中国专利CN1830947A(公开号)中公开了王国振发明的“一种丹酚酸A的提取方法”[2]。其涉及发明了一种丹酚酸A的提取方法,其发明制备丹酚酸A的收率高,纯度好,性能稳定,提取物中丹酚酸A含量可达80%以上,并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在中国专利CN101121658A(公开号)中公开了王国振发明的“制备丹酚酸A的控制方法”[3]。其中涉及发明了一种制备丹酚酸A的控制方法,其发明方法通过控制丹酚酸A在最终提取物中的含量,使得最终提取物性能更加稳定,且对所需药品要求较低,更加通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在中国专利CN1887849A(公开号)中公开了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发明的“丹参丹酚酸A的制备方法”[4]。其中涉及发明了一种丹参丹酚酸A的制备方法,其发明具有提取率高,纯度好,提取物中丹酚酸A含量可达90%以上,产品质量稳定,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在中国专利CN101041620A(公开号)中公开了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发明的“丹参丹酚酸A的制备方法”[5]。其中涉及发明了一种丹参丹酚酸A的制备方法,其发明具有提取率高,纯度好,提取物中丹酚酸A含量可达90%以上,产品质量稳定,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在中国专利CN101019824A(公开号)中公开了北京本草天然药物研究院发明的“一种含有丹参丹酚酸A的口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6]。其中涉及发明了一种含有丹参丹酚酸A的口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在中国专利CN101049298A(公开号)中公开了正宇(香港)国际有限公司发明的“丹酚酸A微丸和丹酚酸A胶囊”[7]。其中涉及发明了一种丹酚酸A微丸和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其药理作用。 

在中国专利CN1994277A(公开号)中公开了北京本草天然药物研究院发明的 “一种丹参丹酚酸A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8]。其中涉及发明了一种丹参丹酚酸A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36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