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手机丢失的指纹回传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23393.7 | 申请日: | 2008-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4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 发明(设计)人: | 万方兵;李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L9/32;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上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手机 丢失 指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防止手机丢失的指纹回传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内置在手机中的指纹识别技术,在手机丢失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指纹的提取发送,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失主找回丢失的手机。
背景技术
每个人的指纹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是唯一的,并且终生不变。依靠这种唯一性和稳定性,我们就可以把一个人同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比较他的指纹和预先保存的指纹进行比较,就可以验证他的真实身份。这就是指纹识别技术。在手机上我们已经能够通过第三方提供的芯片与相应的软件进行很多应用,例如识别用户,指纹加密,甚至在手机丢失后发送指令锁定手机,使丢失的手机无法正常的使用等等功能。随着芯片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嵌入式系统处理数据的能力会同步提升,这就使得通过指纹识别芯片获取手机持有者的指纹并完成相关处理有了可能。
由此我们想到,用户手机丢失后,现在很多手机都能通过发送指令的方式实用用户预先设置的指纹锁定手机确保手机内的信息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法制的完善,个人通过有效途径提取到的指纹可能能够成为有效的证据,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利用提取到的有效指纹帮助用户通过法律途径寻回丢失的手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我们发明了一种防止手机丢失的指纹回传的方法。
本发明在用户初次使用手机的时候,将自己的指纹记录在手机中,并留下可以联系到自己的联系方式。
当手机丢失后,非机主的人在进入相应保密功能的时候,试图刷指纹进入,手机将会把指纹记录为数据形式,并将指纹信息发送给失主。这样,一定程度上能够协助丢失手机的人找回自己的手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与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基本流程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
当个人用户第一次使用手机的时候,用户需要输入自己的指纹,系统会将指纹自动存储到一个相对保密的存储空间中。同时,会提示用户输入一个手机防丢的联系方式。也就是当手机丢失以后,通过哪种联系方式可是联系到失主。联系方式暂时包括手机号码、电子邮件地址,但不仅限于这两种联系方式。如果用户选择手机号码为联系方式,则需要输入一个与自己能够密切联系上的手机号,这样在手机丢失后,系统在发送指纹回传信息的时候,可以及时找到失主。如果用户选择电子邮件地址为联系方式的话,用户同样需要输入一个可以及时联系到失主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在手机丢失后,系统能够将指纹回传信息通过手机中的电子邮件形式发送给失主。
根据指纹识别的相关功能,包括开机和进入保密功能项等,要刷指纹才能进入。刷指纹的时候,系统就会判断当前输入的指纹,和用户在手机中存储的对比指纹是不是一样的,如果一样,则正常操作。不一样的话,表面上看,系统提示为指纹不正确,无法进入。
但实际上,非机主的用户在输入错误的指纹后,系统在后台将获取的指纹进行满足数据规范的解析,可以解析成图片形式,也可以解析成数据形式,也可以用暗码的形式进行解析。
然后,将所得的指纹数据根据机主事先在手机中存储的联系方式,发送到电子邮箱或者相应的手机号中。这样,手机机主收到这一条指纹信息后,就能够通过有效的手段寻找自己的手机。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手机的丢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飞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33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化去氨加压素的方法
- 下一篇:平筒滤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