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晶硅研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22733.4 | 申请日: | 2008-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3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雨;叶其辉;罗绮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2C17/16 | 分类号: | B02C17/16;B02C1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 |
| 地址: | 510006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晶 研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太阳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晶硅研磨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清洁能源,不产生任 何的环境污染。在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当中;大阳能光电利用是近些年来发展最 快,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是其中最受瞩目的项目之一。为此,人们研制和 开发了太阳能电池。制作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其中,硅系 材料占据了主导地位。
工业硅生产应用最多的传统方法是在电弧炉中,块状的硅石(SiO2含量大 于99%)与作为还原剂的碳(煤、焦炭或活性炭)起化学反应得到纯度为2N 的硅,然后将2N的硅进一步提炼成3-6N的硅,在提炼过程中,需要对硅进行 研磨,为了对硅进行研磨,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晶硅研磨方法,该方法在碳 化硅稀料中添加研磨介质,利用陶瓷球,钢球将100-1500目的碳化硅研磨60-90 小时,即可得到粒径为1μm的亚微米级碳化硅。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虽说可以将硅研磨到一定粒度,但是其在研磨过 程中,硅容易氧化;且金属硅的研磨并不需要磨得那么细,这样会引起下一步 提纯的回收率的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多晶硅研磨方 法,该方法具有防止硅氧化和提高回收率的优点。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多晶硅研磨方法,包括
A、将包装好的硅块用天然玛瑙破碎成硅颗粒,所述硅颗粒直径均小于 5mm;
B、将所述干燥后放入通入惰性气体的球磨机,所述球磨机大球半径 15-20mm,中球半径8-10mm,小球半径2-3mm,所述球磨机的大中小球体的个 数比为1∶2-3∶6-10;
C、将所述硅颗粒研磨3-4小时得到100-200目硅粉。
由上述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硅块破碎 成硅颗粒后,将硅颗粒放入通入惰性气体的球磨机3-4小时得到100-200目硅粉, 由于该技术方案在研磨时是在惰性气体的环境下进行的,所以硅不容易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多晶硅研磨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多晶硅研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多晶硅研磨方法,该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 下步骤:
步骤11、将硅块进行包装;
实现该步骤的方法可以为,将硅块用薄膜纸或保鲜纸包装,当然在实际情 况中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包装材料,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该具体的材 料。
步骤12、用天然玛瑙将包装好的硅块进行破碎直至所有硅颗粒的直径小于 5mm;
该步骤中的天然玛瑙优先选择莫氏硬度为7或者以上的天然玛瑙。
步骤13、将该硅颗粒干燥后放入通入惰性气体的球磨机,该球磨机大球半 径15-20mm,中球半径8-10mm,小球半径2-3mm。
该步骤中的惰性气体优先选用Ar,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的惰性气体,如He 或Ne等。
步骤14、对硅颗粒研磨3-4小时即可得到100-200目硅粉。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将硅块进行包装后,然后将该硅块放入通 入惰性气体的球磨机研磨3-4小时即可得到100-200目硅粉,该方法通过控制球 磨机大、中、小球的半径和研磨的时间来控制研磨后的硅粉的直径,通过实验 表明100-200目硅粉的回收率比亚微米级碳化硅的回收率要高的多;又由于整个 研磨过程均是在惰性气体的环境中进行研磨的,所以不会发生硅氧化。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 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多晶硅研磨方法,本实施例实现的技术场景 为,本实施例选用的硅块为441#硅块,当然在实际情况中也可以选用其他的硅 块,本实施例选用的球磨机的研磨介质选用玛瑙球,大球半径18mm,中球半 径9mm,小球半径2.5mm,大中小球体的个数比可以1∶2∶8,当然在实际情况 中大中小球体的个数比也可以为其他的比例,只要其在1∶2-3∶6-10范围即可。 该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将441#硅块用保鲜膜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27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