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柳珊瑚多羟基甾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0428.1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5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漆淑华;张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J9/00 | 分类号: | C07J9/00;A61K31/575;A61P35/00;A01N45/00;A01P7/00;C09D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潘伟健 |
地址: | 510301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珊瑚 羟基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柳珊瑚甾醇型多羟基甾醇,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从竹柳珊瑚中提取出的新的柳珊瑚多羟基甾醇,另外还涉及这种甾醇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抗海洋生物污损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细枝竹节柳珊瑚(Isisminorbrachyblasta)属于Isis属,该属的柳珊瑚中富含独特的多羟基甾醇,这些甾醇的结构类型主要有螺环结构的多羟基甾醇(hippuristanol)和柳珊瑚甾醇型(gorgosterol)两种骨架,其中部分甾醇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但是目前国内外还不曾见有关竹柳珊瑚的有效成分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从细枝竹节柳珊瑚中分离出具有药用价值的多羟基甾醇,另一个目的是开发出这种多羟基甾醇的制备方法,进一步的目的是开发出这种多羟基甾醇在抗癌和抗海洋污损生物幼虫附着方面的应用。
我们通过将细枝竹节柳珊瑚用有机溶剂提取得到的粗提取物用氯仿或乙酸乙酯萃取,再将氯仿萃取物或乙酸乙酯萃取物通过常压硅胶柱层析,并用薄层层析追踪,得到的化合物对人体多种癌症细胞株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还对海洋污损生物幼虫的附着有强抑制作用,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柳珊瑚多羟基甾醇,特征是其结构用式(1)表示:
式(1)
所述的式(1)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32H52O6,化学名称是Gorgost-5-ene-1α,3β,7α,11α,12β-pentaol 12-acetate,外观为白色粉末。
本发明的柳珊瑚多羟基甾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的步骤:
(1)将细枝竹节柳珊瑚(Isis minorbrachyblasta)用有机溶剂提取,将提取液浓缩得到粗提取物;
(2)将步骤(1)得到的粗提取物悬溶于水,用氯仿或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得到氯仿萃取物或乙酸乙酯萃取物;
(3)将步骤(3)得到的氯仿萃取物或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常压硅胶柱层析,以氯仿-丙酮、氯仿-乙酸乙酯、石油醚-丙酮或石油醚-乙酸乙酯溶剂系统为洗脱剂,从体积比100∶0到0∶100进行梯度洗脱,用薄层层析追踪合并组分,将在薄层层析上能用体积比7∶3的氯仿-甲醇溶剂系统展开的组分,用体积比8∶2到7∶3的氯仿-甲醇溶剂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收集在薄层层析上用体积比7∶3氯仿-甲醇溶剂系统展开时比移值为0.6~0.8的组分,得到的粗产物再纯化,得到最终产物。
步骤(1)所述的有机溶剂可以是甲醇、乙醇、二氯甲烷、甲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或乙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等,所述的浓缩可以采用常规的方法例如减压浓缩等。
步骤(2)所述的浓缩可以采用常规的方法例如减压浓缩等。
步骤(3)所述的纯化可以采用常规的方法例如重结晶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04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