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排气温度的分区电加热颗粒物质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5099.1 | 申请日: | 200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2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E·V·冈策;M·J·小帕拉托尔;G·巴蒂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9/00 | 分类号: | F01N9/00;F01N3/02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 武;杨松龄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温度 分区 加热 颗粒 物质 过滤器 | ||
政府权利声明
本发明依照美国政府与能源部(DoE)的合同号 DE-FC-04-03AL67635产生。美国政府在该披露中具有一定的权利。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7年9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 请号60/973,324的权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颗粒物质(PM)过滤器,且更具体地涉及高 排气温度、分区电加热的PM过滤器。
背景技术
该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与本披露有关的背景信息,且可能 不构成先有技术。
发动机(如柴油发动机)产生颗粒物质(PM),所述颗 粒物质(PM)通过PM过滤器从排气气体过滤。PM过滤器布置在发 动机的排气系统中。PM过滤器降低在燃烧期间产生的PM排放。
随着时间的过去,PM过滤器充满。在再生期间,PM可 以在PM过滤器内燃烧。再生包括将PM过滤器加热至PM的燃烧温 度。有许多方式进行再生,包括修正发动机管理、使用燃料燃烧器、 使用催化氧化剂以借助于燃料后喷射增加排气温度、使用电阻加热线 圈、和/或使用微波能量。电阻加热线圈通常与PM过滤器接触布置, 以允许通过传导和对流两者加热。
当获得高于燃烧温度(如600℃)的温度时,柴油机PM 燃烧。燃烧的启动使得温度进一步增加。虽然火花点火式发动机通常 在排气气流中具有低的氧气水平,但是柴油发动机具有显著更高的氧 气水平。虽然增加的氧气水平使得PM过滤器的快速再生可行,其也 可能引起一些问题。
使用燃料的PM降低系统往往降低燃料经济性。例如, 许多基于燃料的PM降低系统降低燃料经济性5%。电加热PM降低 系统以可忽略的量降低燃料经济性。然而,难以实现电加热PM降低 系统的耐用性。
发明内容
一种系统,其包括颗粒物质(PM)过滤器,所述PM过 滤器包括上游端用于接收排气气体以及下游端。电加热器以从所述上 游端隔开和与所述上游端接触中的一种方式布置。控制模块在起用所 述电加热器以再生所述PM过滤器的下游部分之前将排气温度增加至 高于碳烟氧化温度。
一种方法,其包括提供颗粒物质(PM)过滤器,所述PM 过滤器包括上游端用于接收排气气体以及下游端;将电加热器以从所 述上游端隔开和与所述上游端接触中的一种方式布置;和在起用所述 电加热器以从所述N个区域中所选择的一个区域再生所述PM过滤器 的下游部分之前将排气温度增加至高于碳烟氧化温度。
进一步的应用范围从在此提供的说明显而易见。应当理 解,说明书和具体示例仅用于图示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意在限定本披 露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此所述的附图仅用于图示说明的目的,而决不限定本 披露的范围。
图1是包括颗粒物质(PM)过滤器的示范性发动机的功 能方块图,所述PM过滤器带有分区进口加热器;
图2更详细地示出了图1的电加热颗粒物质(PM)过滤 器的分区进口加热器的示范性分区;
图3更详细地示出了图1的电加热PM过滤器的分区进 口加热器的示范性分区;
图4示出了图3的分区进口加热器的一个区域中的示范 性电阻加热器;
图5示出了具有分区电加热器的电加热PM过滤器;
图6示出了分区电加热器内的加热;
图7是示出了由控制模块进行的示范性步骤的流程图, 以在启动再生之前增加输入给电加热PM过滤器的排气温度;和
图8是示出了用于再生与PM过滤器相关的分区电加热 器的示范性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质上仅为示范性的且不打算限定本披露、应 用或使用。应当理解,贯穿整个附图,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对 应的部件或特征。
如在此使用的,术语“模块”指的是专用集成电路(ASIC)、 电子电路、执行一个或更多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共享、专用、 或群组)和存储器、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所述功能的其它合适部 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5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