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频谱控制稳定性的方法、系统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14059.5 | 申请日: | 2008-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2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程;方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3/32 | 分类号: | H04B3/32;H04B3/04;H04Q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树明 |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频谱 控制 稳定性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频谱控制稳定性的方法、 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x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是一种在电话双绞线传输的 高速数据传输技术,随着xDSL使用频带的提高,高频段串扰的问题变得日益 突出。当一捆电缆中有多路用户需要开通xDSL业务时,会因为串扰问题使得 一些线路的速率变低、性能变得不稳定、甚至会出现不能开通的情况,从而 最终导致DSLAM(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数字用户线接 入复用器)的出线率比较低。
在用户的电缆上有着多对双绞线,各个双绞线上可能运行了多种不同的 业务,各种类型的xDSL同时工作时相互之间会产生串扰,其中某些线路会因 为串扰问题使得性能急剧下降,当线路比较长时,某些双绞线的线路根本不 能开通任何形式的DSL业务。
现有技术中,采用DSM(Dynamic Spectrum Management,动态频谱管理) 的方法对混合xDSL电缆进行管理,通过研究各种DSL的调制技术的频谱特 性以及各种DSL间的串扰,得出各种DSL的功率谱密度和发送功率,调整频 谱控制参数,使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通过DSM level2算法可以避免串扰产 生的影响,在电缆中,每一个收发器都要从全局的角度来确定该收发器的发 送功率谱密度,即从全局的角度来优化发送功率谱密度,使得每个收发器均 找到一个合理的发送功率谱密度,从而达到整体的优化目标。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 技术中没有考虑到频谱控制对导频所在的子载波的影响,而导频与定时同步 具有紧密联系,继而当频谱控制较严格时,实际线路在时间显示showtime阶 段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不断的出现可纠正秒、错误秒、严重错误秒等异常统 计,严重时还会造成线路反复激活去激活的不稳定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频谱控制稳定性的方法、系统及装置,以增 强频谱控制的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提高频谱控制稳定性的方法, 包括:
选择子载波并获取发送功率谱幅频曲线,所述选择的子载波不受所述发 送功率谱幅频曲线的限制,具体包括:
通过DSM level2算法,根据发送功率谱的子载波集合计算出发送功率谱 幅频曲线;
在所述发送功率谱幅频曲线中选择子载波;
控制所述子载波的发送功率,以使所述子载波不受频谱幅频曲线的制约;
根据所述选择的子载波获取导频,其中,所述导频具有高信噪比;
根据所述高信噪比的导频进行精确的同步,以提高频谱控制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提高频谱控制稳定性的装置,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选择子载波并获取发送功率谱幅频曲线,所述选择的子 载波不受所述发送功率谱幅频曲线的限制,具体包括:
通过DSM level2算法,根据发送功率谱的子载波集合计算出发送功率谱 幅频曲线;
在所述发送功率谱幅频曲线中选择子载波;
控制所述子载波的发送功率,以使所述子载波不受频谱幅频曲线的制约;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选择的子载波获取导频,其中,所述导频具有 高信噪比;
根据所述高信噪比的导频进行精确的同步,以提高频谱控制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提高频谱控制稳定性的系统,包括:
用户端接入设备,用于收发数字用户线xDSL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
频谱控制稳定性装置,用于根据所述xDSL信号述选择子载波并获取发送 功率谱幅频曲线,所述选择的子载波不受所述发送功率谱幅频曲线的限制, 并根据所述选择的子载波获取导频,以提高信号频谱控制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xDSL信号述选择子载波并获取发送功率谱幅频曲 线,所述选择的子载波不受所述发送功率谱幅频曲线的限制具体包括:
通过DSM level2算法,根据发送功率谱的子载波集合计算出发送功率谱 幅频曲线;
在所述发送功率谱幅频曲线中选择子载波;
控制所述子载波的发送功率,以使所述子载波不受频谱幅频曲线的制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40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